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市民不了解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区别。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项惠民政策,防止产生政策理解上的误区,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就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由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照新农保制度同步实施,因此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统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保障对象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保障城镇就业群体;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则有所不同,其中,新农保保障的是农村居民群体,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是城镇非从业居民群体。
实施强度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实施的,是用人单位、雇主包括劳动者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费的;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导和农村或城镇居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或城镇居民积极参保。
缴费标准不同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有规定的缴费比例、规定的领取资格、规定的支付标准,总体来讲是没有太大的弹性的。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例如它的缴费标准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同时允许地方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筹资结构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筹资方是用人单位,虽然个人也缴费,但用人单位缴纳占主要部分;而城乡居保的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并对农村或城镇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统筹机制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的缴费部分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不记入个人账户。参保人以灵活就业方式缴费的,其中60%的个人缴费要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40%记入本人的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没有进行统筹,不论是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全部记入本人的个人账户。
待遇计发不同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但二者的计发办法不尽相同。据悉,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相同,都是以个人达到60周岁(或退休年龄)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139指个人账户计发系数)。
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二者不同。据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是以绝对额来确定的,从2013年1月起,我市执行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在中央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元,达到每人每月75元;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加后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加发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计算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时,应当包括其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