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在苍梧县狮寨镇思丰村高宕组安置点,受灾群众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目前,各地受灾群众都得到妥善安置,生活都有基本保障。黄金铭 摄

8月20日,苍梧县狮寨镇思丰村高宕组农民徐振权和家人在清理被洪水浸泡过的物品,把有用的东西抢救出来。黄金铭 摄
8月20日,今年第十一号台风“尤特”离开广西,强降雨天气终于消停,在受灾严重的苍梧县狮寨镇,洪涝冲刷过的河沟、农田、山体依然可见一片狼藉,滑坡泥土、损毁房屋还未来得及清理。
思丰村的居民房屋较为分散,距离镇区近的有十多公里,远的有二三十公里。由于进村道路绕山而开,强降雨天气引发的塌方和倒树,离村约四五公里的道路被洪水冲毁,当天上午记者进入思丰村时,乘车近半小时后,再徒步行走约45分钟才抵达思丰村大花组,村民黄文勇和两个村民合伙开的便民店就在思丰河不远处,在此次灾害中他损失不小。
“根本想不到河水会涨得那么快,一下子涨了一米多高,家里地层的洗衣机、货柜的货物全部被冲走。”黄文勇说,现在很多物资都缺货,出去购买又困难,村里幸存的物资已供不应求了。
记者沿路发现,不少受灾群众都徒步到镇区上购买生活用品。他们说,村里生活用品缺货,只能到镇区上购买,但这样来回一趟就要六七小时。
记者往村里的山边望去,在山边的几处房屋附近,发生过塌方或滑坡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房屋不远处有一顶用三色布和竹子搭建的临时帐篷,十分简陋。副镇长徐水威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缺乏救灾帐篷,只能发些三色布给受灾户,让他们搭个帐篷作为临时生活安置点。
徒步再翻过一座山,就来到受灾更严重的高宕组。在17日凌晨发生的山体滑坡中,该组有两名老人被埋身亡,一间泥砖屋全部倒塌,其余的全部都被滑坡的泥土冲垮了墙体。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在滑坡点拉起了警戒线,禁止任何人进入。从外面望去,部分屋内被泥土、砖块、家里物品堆满,凌乱不堪。
“我们的房子是2010年建的,才住两年多就被毁了,家里的东西都来不及搬出来。”受灾户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这几间房屋是徐氏兄弟的,都是开山平整、整齐排列而建,虽然山体植被良好,但山体土壤含水饱和后,极易引起滑坡,连日的强降雨导致发生滑坡。
说起当晚的情形,受灾户徐振林说,他当时在镇上务工,只有母亲和儿子在家,看到强降雨持续,他不断打电话催促母亲和儿子撤离,才幸免于难。
听到家里的房屋都被冲毁了,在广东打工的徐家子女都于17日赶回家中。之后,徐氏兄弟20多口人被安置在临时救灾帐篷里,吃饭、居住都在一起。“现在道路不通,粮食被埋,生活用品全无,大家相互迁就一起吃住。”徐振林说,有关部门前几天发放了四袋大米和面、油,帮大家暂时度过难关,保障正常生活。
另一受灾户农艺彬家的境遇亦如此,他们这几天都是依靠受灾没那么严重的亲戚接济,互助互爱、共度时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高宕组受灾村民互相救助的情景并不少见,由于不少村庄距离镇区远,在道路不畅情况下,村民们领取救灾物资时,大家轮流用肩挑、马驮、人扛、摩托车运等几种方式,花了几小时才把东西运进村。
狮寨镇镇长黎钧告诉记者,截至8月19日,全镇共有14000人受灾,受损和倒塌房屋500多间,其中全倒户有128间;1.25万亩农田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桥梁损毁13座,2789处道路塌方10多万立方米,预计损失超过1000万元。
“现在灾区急需衣服、面、帐篷、大米、被子、油等救灾物资。”黎钧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受灾群众更顺利度过难关。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市红十字会的第一批救灾物资已送到狮寨镇,有米、衣服、药品、帐篷、应急包等,该镇将尽快有序地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