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推行自行车从拦车桩穿过时,需侧身而过。见习记者 杨苑君/摄
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 (见习记者 杨苑君) 近日,为配合桂江一桥试行双向通行,南环路及大中路口的路中间设了仅供行人通过的拦车桩。近日,市民向本报报料称,拦车桩的设置不够人性化,导致婴儿车、残疾车难以通过。
据报料市民介绍,虽然这些护栏能有效防止摩托车、电动车在路口乱过马路,但却连婴儿车都不能推过去,有时候只能靠成年人把婴儿车抬过拦车桩。而护栏、水马、拦车桩等隔离设施,从河东桥头一直延伸到文化路口,如果绕行的话距离比较长。因此市民建议,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对此加以改善,以方便婴儿车、轮椅车等通过。
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大中路口,正值上班高峰期,该路段交通繁忙,车水马龙。记者在路口人行横道处观察了近20分钟,只见不少自行车从拦车桩穿过对面马路,没发现推着婴儿车和轮椅穿过拦车桩的市民。
拦车桩相距宽度约0.5米,推自行车的市民得将车子稍微侧着抬一下才能顺利通过。一些市民表示,拦车桩相距宽度太窄,“肥一点的人都难通过”,而一些市民则认为,设置护栏是为了交通安全,虽说到前面路口调头麻烦些,但还是安全第一。在桂江一桥桥头经营成衣生意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曾经见过有市民将婴儿车抬起来通过拦车桩,如果真的有婴儿坐在上面,就实在太危险了。”
对此,记者采访了负责护栏设置的相关部门。据万秀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解释,桂江一桥试行双向通行后,车流量大,在路上设置拦车桩,是为了禁止车辆随意调头,否则对正常行驶的车辆影响很大,很容易造成堵塞和交通事故,因此也希望市民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