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新学期开学之时有家长反映,孩子表现出抵触情绪,甚至出现精力不集中、厌烦焦躁等现象。心理专家指出,这是孩子受“开学综合征”影响的表现,假期末和开学初学生的心理调整很重要,家长、老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快从假期状态中调整过来,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力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连日来,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听到“开学”、“上课”、“假期作业”等字眼,常常闹情绪或发脾气,甚至表现出郁郁寡欢、情绪低落等现象。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陈楚莹说:“准备要开学注册了,儿子的假期作业还没完成,我们督促了好几次,他听到了也充耳不闻、爱理不理。”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国雄担心地说:“女儿开学就上初三了,由于暑假习惯了‘颠倒黑白’的生活,开学之后怕她一时调节不过来,毕业班学习任务更重,这样下去功课怎么跟得上?”
记者了解到,假期里许多学生晚睡晚起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甚至有部分学生通宵上网、打游戏,导致个人生物钟紊乱,如不及时调整和恢复正常作息,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家长趁着假期即将结束,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提前“收心”,给孩子定下各种目标,比如下学期成绩要提高多少、考试要考到第几名等,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据悉,对于孩子在假期末或开学初产生的低落、抵触等情绪,专家称其为“开学综合征”。市春雨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雪珠表示,“开学综合征”不是疾病,而是对环境、习惯等方面改变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个调整与适应的问题。经过暑假的休息,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施加过多压力,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现象。陈雪珠说,开学前后一周是关键时期,学生要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家长应多跟孩子沟通,多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准备升入毕业班的学生在调整心态的同时,还要多参与体育锻炼,以良好的备考心态和强健的体魄迎接升学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