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李欣鞠) 近期,“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前水池泡脚”等出境旅游的不文明行为,引发大家对国人旅游文明素质的关注和热议。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家旅行社获悉,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引导,梧州游客在境外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大为减少。
“领队对梧州出境游游客的总体评价不错,现在多数游客都能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基本没有出现因为不文明行为而遭到处罚的情况。”梧州山水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曹国强说。经常到香港出差的市民曹萍也表示,随着文明出游宣传引导的增强,游客在出境游中越来越注意文明、礼仪问题,注重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游中出现不文明行为,是因为游客把不良习惯带到国外。此外,不注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不懂当地的风俗和禁忌等也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不文明行为。
为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市旅游局曾发布游客出行提示,倡导旅游者在出游时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礼貌待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杜绝不文明行为。在出境游旅行团出行之前,各旅行社会召开行前说明会,向游客说明目的地的风土人情、禁忌、风俗、礼节、习惯等,提醒游客注意克服与国内习惯不符甚至相反的习俗,并向游客发放《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文明出游提醒。出境游过程中,领队也会积极宣传引导文明旅游观念,增强游客文明出游意识。当游客做出不文明举止时,适时对游客予以提醒和警示,引导游客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使用文明用语,注重自身言行。
据了解,通过有关部门和旅行社的文明旅游宣传,我市出境游游客文明素质总体良好,但仍有少数游客我行我素,做出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公共场所抽烟、吐痰,不按照次序排队等不文明行为。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文明旅游相关内容并未纳入旅游合同,旅行社对此也只能进行提醒和规劝,不能强行制止。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旅游局于近日下发通知,对旅游行业开展“文明与旅游同行”主题活动进行部署,要求旅行社企业须将文明旅游相关内容纳入合同文本,作为旅行社的告知内容予以明确。将于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也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梧州市凤凰假期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昌明认为,文明出游不仅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引导,更需要旅游者主动提高自身文明意识,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规、风俗,自觉维护好中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