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见习记者 纪荣兰 通讯员 李建中) 日前,从刚结束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中传来喜讯,由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梁娴、胡超文老师指导的《调查苍梧县下小河环境变化对白鹭的影响实践活动》,以其探究了“环境与生物的关系”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了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策略,成果突出,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而荣获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并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殊荣。
原生态元素成活动选题
梁娴、胡超文老师都是苍梧实验中学的生物老师,在日常的课堂上,就比较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表达、分析以及收集资料能力,并且经常在校园里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自己从小就一直关注着下小河的白鹭。”胡超文告诉记者,源于对白鹭的热爱以及生物的专业触觉,去年选题的时候,想起了生物课本中学习过的“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一章内容,于是“白鹭”、 “下小河”、“苍海湖建设”的字眼很快就闪进了脑海里,并且很快定下了选题。
课题活动目的,是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并呼吁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加强对野生鸟类的保护,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苍海湖的建设提出有利白鹭生存的建议。
获荐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决赛
选题确定来来后,师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九月份在校内八年级学生开展动员大会、成立科技实践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到实地指导观察。明确观察地点、内容及注意事项,十月份他们兵分六路进行下小河的实践探究、收集原下小河生态系统的有关资料、访问村民和苍海湖工程负责人。
烈日暴晒、道路荒芜杂草丛生、白鹭栖息地的探秘、发现白鹭的兴奋和惊喜、七天连续蹲守观察摄影、十一月份调查结果的整理、汇总报告、在校内展示调查成果宣传、评选先进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师生们的汗水和智慧。
正因为有了这些努力,在2013年举行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调查苍梧县下小河环境变化对白鹭的影响实践活动》荣获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类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2013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
“第一次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并没有经验可言,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一次很大的锻炼和提升。”梁娴老师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