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唱歌水平得到认可后,小皓重新回到福利院,他在老师的协助下,从今年起他开始正常上学,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小皓放飞的纸飞机,被老师们悉心保存。她们希望小皓能够实现自己“站起来”的梦想。
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素雅 文并摄
虽然生命中从未离开过轮椅,但下肢瘫痪的九岁孤儿吴振皓却两次远赴北京。2012年,小皓的臀部和大腿大面积溃烂,危及生命。幸运的是,他得到名晖木业的全额资助到北京做手术,哭着去,笑着回来;更幸运的是,今年8月,为圆小皓的音乐梦想,同一家爱心企业继续赞助他的路费,中华青少年艺术人才展评大赛组委会也破格允许他直接进入北京决赛。
◎被遗弃的孩子也有梦想
所有曾听过小皓歌声的人,都可能被感动过。今年九岁的他,是梧州市社会福利院里的一名孤残孩子。因先天性下半身瘫痪以及严重溃烂的下肢躯体,他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九年来,从进福利院的那天起,他便习惯了在手术台上上下下的生活以及无数与病魔较量的日子。
2012年,得到爱心人士和慈善疗养机构的救助,小皓终于摆脱了死神的威胁。在漫长的康复期,由于下肢失去活动能力,他依然难与外界接触。幸而,市福利院为院里的孩子们聘请了专门的教师,教导孩子们学习声乐、绘画等,希望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在培训班里,小皓学会了简单的汉字,学会了手织围巾,学会了画水彩画。同时,唱歌也成了小皓治病疗养期间最大的精神寄托。
平时,有一位退休的艺术老师免费为小皓辅导声乐课程。虽然小皓认识的汉字不多,也不会说普通话,但是长期一字一句跟着老师学习,在背熟歌词的同时,连带着把歌词里的汉字也全学会了。老师说,小皓的声音嘹亮、音准好,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特质,小皓每周至少用4小时专门练习呼吸和发声。
今年夏天,辅导老师说,嗓音条件优越的小皓可以参加全国声乐比赛。这个渴望成为音乐家又不良于行的孩子,第一次学会了放飞纸飞机。他轻轻地说,写着他名字的飞机上有两个愿望:他渴望成为一个以歌声慰藉人们心灵的歌者,如若不能,他希望有一天能离开轮椅,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哪怕只有一次。
◎稚嫩歌声让人感动落泪
小皓的梦想再次感动了爱心企业并获得赞助。从梧州到北京,2200多公里的路程,全由两位市福利院的女老师负责照顾小皓:背孩子、推轮椅、带尿壶赶着汽车、赶火车,一路辗转终于到达北京。市福利院副院长李冰还记得旅途的一件囧事:刚上火车安顿好,小皓就迫不及待地表示自己要小解,然后没等两人手忙脚乱地翻出尿壶,失禁的小皓已尿湿了自己的裤子……
8月1日,在凌晨才到达北京的次日,小皓立即迎来了挑战。他是全国120多位决赛选手中唯一一位残疾人选手。没有父母的伴随,没有精美的演出服,也没有优雅矫健的身姿。按照大赛规程,他要与普通参赛者一样,独自在镁光灯的照耀下入场。在现场评委录播的视频中,小皓自行滑动轮椅到达评委面前的时候,仍忍不住多次回头张望市福利院的两位老师。虽然小皓拿着麦克风的双手微微颤抖,但在放飞歌声的那一刻,他没有一丝犹豫。
“我有一双天使的翅膀,你用炽热的爱带我去飞翔。你是我的太阳,我是你的一米阳光……” 小皓的参赛曲目是儿歌《一米阳光》。稚嫩嘹亮的童声就像旭日的光芒,荡漾在整个赛场,穿透并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这个特殊的孤残孩子,当同龄人还幻想着背上长出翅膀翱翔蓝天之时,他却只盼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凭借自己双腿的力量站起来。在场的观众也许不会知道,这个残疾孩子还是一个孤儿。一曲唱罢,不少参赛选手的家长都默默流下热泪,顾不上拭泪就为他热烈地鼓掌。
彼时,从未上过一天学,汉字还没有认全的吴振皓,比出“V”字形的胜利手势,在北京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