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与陈平小学隔水相望的一家农户成为那龙教学点。西江都市报记者 蒙绍松/摄
9月11日,在那龙教学点上课的学生们走在放学的山路上。分流之后,学生们已不用再涉水上学。西江都市报记者 蒙绍松/摄
9月11日,藤县古龙镇陈平小学那龙临时教学点启用的第三天,教学秩序井然。
为彻底解决好学生安全上学出行等问题,昨日,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振饶组织市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到藤县大壬水库库区古龙镇陈平村调研。
水库排洪工作有序推进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长阵桥处水流较平缓,那龙村一名村民试着淌水过桥,水位已没过其膝盖处。村民王生全告诉记者,那龙自然村的学生大多熟习水性。
受前段时间“尤特”等台风影响,库区周边遭遇连续降雨,水库水位迅速上涨,淹没了长阵桥。为了确保库区桥梁尽快恢复通行,目前,藤县水利部门正有序做好排洪泄洪工作。
在大壬电站,机器轰鸣声隆隆作响,三台发电机满负荷运行。藤县水利局局长喻明介绍,从9月2日开始,大壬水库采用了旧放水涵洞进行放水,目前放水总流量达7立方米/秒。“水库下游涉及许多村庄,如加大排水将影响下游群众安全,现在水库水位已经以较快速度下降,如果没有新的降雨,一周内水位将降至1米以下。”
古龙镇党委书记陈北全表示,政府打算斥资150万元对长阵桥进行加高,以避免洪水淹没,预计今年年底前开工,“希望能赶在明年汛期来临前完成大桥加高工程”。
村民希望能铺好路修好桥
为了解决好那龙自然村学生和群众安全出行问题,黄振饶与市相关部门、藤县政府昨日上午来到那龙村现场办公。
黄振饶强调,当前我市还处在汛期,受降雨和洪水影响,库区存在学生上学难、群众出行难等一系列问题。各有关部门要高度关心和重视水库库区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切实解决好学生上学的问题,要杜绝发生学生撑竹排或涉水上学现象,并想方设法为当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那龙自然村,黄振饶深入到临时设置的教学点进行考察,并和当地21名群众进行座谈。
“我们就是想安全上学,修好路、修好桥。”村民对“送教到村”、“送学到点”的做法表示感谢,他们普遍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学生上学和群众出行安全等问题。
听完村民们表达的诉求,黄振饶当即表示,安全是首要保证。目前首要做的是安置好那龙自然村学生,设置的临时教学点要确保学生正常上课。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快水库排水,尽快恢复长阵桥的交通。
此外,黄振饶就群众提出的设立分校、修建桥梁、硬化道路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短期内要考虑铺设部分水泥硬化村道,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升高长阵桥工程建设,争取年底之前动工。中期目标是修好四公里的村道。远期计划选址修建分校,教育部门要做好分校的建设规划,抓紧落实。
当日,藤县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到那龙村勘察地形。
37名学生无需涉水上学
9月11日下午第一节课,在那龙临时教学点,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中、低年级的孩子们在临时教学点已经上了两天的课,渐渐开始适应这个新的教学环境。
住在那龙村11组的学生姚叶媚说:“以前到陈平小学需要一个小时,每天6点多就要起床上学。现在从家到学校很近,10多分钟的路程,中午也可以回家吃饭了。”
“9月11日,早上学生全部到校,共37人。”陈平小学副校长邓金华是临时教学点负责人,在他的记录本上,记者看到教学点每一日的安全工作记录。“这里共有37名那龙村的学生,教学进度与陈山分校、陈平小学基本一致。目前学生们已经不用再涉水上学了。”
梧州市人民政府专门给教学点送去了一批文体用品。当天下课后,孩子们弹着电子琴、拍着球,露出开心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