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陈素雅) 7月1日起至今,梧州市启动社区医疗惠民工程已有两个多月时间。在免费体检、检查费用减免等多项惠民措施实施后,大塘、富民、城北三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明显上升。
民政部门和试点医疗社区服务中心透露,社区医疗惠民工程的其中一项重点措施,梧州市民政医疗救助对象(城市低保人员)到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除享受正常优惠政策外,还有额外补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知悉此项实惠政策的低保居民不少,却只有一位市民成功受惠。
市民反映:
知道优惠政策却难以受惠
7月29日,金叶社区的城市A类低保户郭先生因上呼吸道感染,到梧州市大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检查,其病症较轻,医生为他开了头孢片、盐酸吗啉胍片等医保常见药,还有起辅助作用的复方甘草口服液等自费药物。
由于试点社区医院不但减免诊疗费用,只收取一般诊疗费1.5元/人次(免收挂号费、诊查费、药事服务费),药费也是全部零利差出售,最终其总费用为10.89元。郭先生在提供了自己的医保卡以及低保证复印件后,最终由医保报销6元,民政救助2.33元,自己仅需支付2.56元。
而郭先生不知道的是,他是首位享受到这一优惠措施的低保户。在他之后,虽然也有低保户到社区医院看病时咨询相关政策,但不是因为忘记带低保证明,就是因线路未通等客观原因,未能获得相关补助。
一名因患癌症致贫成低保的市民表示,自己虽然知道这一优惠,却难以受惠:“我每次看病开的药都比较贵,而且很多是自费药,担心社区医院没有,所以就没去。”另一位低保居民则称,自己属于另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看病的费用总共不过5元多,自己也没有随身带低保证,他就自行支付现金了。
对此,部分低保居民表示,希望费用报销的额度可以更灵活,例如同样在每年最高补助180元的限额内,可由居民自己选择报销的次数,或者增加试点社区医疗机构的数量。
部门回应:
实惠更多措施更便民
针对以上情况,记者咨询了多个相关单位。据了解,此项针对低保户的社区医院医疗救助原则上规定每人每年不超过12次,民政部门每次支付的诊疗费用不超过15元/人次。仅此一项,我市城区低保人员今年就可享受到最多180元的门诊补助。
为了推广这一惠民政策,早在今年5月,市相关部门、医院就已专门安排了培训班以及调试专线系统等。根据大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医疗惠民工程开展后,以该院为例,整个7月份门诊量达到2272人次,同比上升14.3%,门诊平均费用27.2元,同比反而下降37.4%。
据工作人员介绍:“按目前每次报销七成最高15元的额度,仅民政可报医疗总费用就超过21.4元,加上医保报销的范畴,比目前基本门诊平均费用更高。低保居民的小病小痛在社区医院解决,可以更多地减轻经济负担。”
对于市民提出希望保险额度调整或提高的建议,民政局低保科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目前仍是试点,因此未来有可能根据市民要求调整。其实城市低保居民凭自己的低保证明和身份证到三家试点社区医疗机构看病,均可享受这一救助。根据“一卡通”等相关规定,目前民政系统的医疗救助款除了即时结算,还可以由低保居民手持发票前往城区进行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