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记者 陈晓雯
近日,广州的游客周明辉到梧州骑楼城故地重游,在新西旅店,他透过上锁的铁门看到天花掉色、墙体剥落、酒店招牌残缺,部分窗户没有窗门。年过六旬的他不禁叹息,当年的梧州地标建筑不但繁华不再甚至缺乏保护。
2002年以来,我市在城市改造中保存骑楼街巷22条,总长约7公里;保留有骑楼建筑560幢,总面积近1平方公里,成就了独特的“中国骑楼博物城”。但是,目前骑楼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却遭遇不少难题。
据了解,我市大部分骑楼建筑建于上世纪初,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建筑出现安全隐患。5月23日晚,南环路65号至67号的骑楼建筑房屋突然发生坍塌,幸无人员伤亡;南堤路34号的房屋被确认为危房,有关部门拉起了警戒线防止行人靠近。6月份,市市政局、住建委和万秀区政府对骑楼城房屋开展安全排查,排查危旧房屋约400幢,发现部分楼房是C级乃至D级危房。除了建筑陈旧,骑楼街区内的卫生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居民、商家乱丢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乱停放车辆等行为需加以制止和引导。
骑楼街区的商业开发更显得尴尬,除了骑楼城牌坊到工商银行梧州支行旧址路段商业氛围较浓外,其他街道沿街多是低档的杂货铺,不少游客到此参观一下建筑物便匆匆而去,未能形成对游客消费的拉动。
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骑楼街区,相关人士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屋的产权问题。但在骑楼街区几百幢房屋里,既有由市公房管理中心代管的国有资产,也有居民拥有产权的私人财产,甚至部分房屋一半是公房、一半是私房。对此,部分人士建议由政府或企业收购居民产权,以便统一管理和开发。然而,骑楼街区内私有产权房屋数量较多,收购产权的资金压力较大,这一建议的可行性尚需仔细论证、评估。
为了更好保护骑楼城,去年,自治区政府拟提请自治区人大审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草案)》,将保护骑楼街区上升到法律层面,作为地方性法规立项。今年,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条例草案的说明,并就立法到梧州实地调研论证。
目前,政府正对骑楼街区进行合理规划开发,骑楼城中心商区特色街区作为今年我市推进的13个特色街区项目之一,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项目一期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九月可建成。此前,万秀区政府也在骑楼街区举办首届梧州市骑楼城文化旅游节,引入社会力量,举办骑楼城文化形象大使选拔等系列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到骑楼街区游览、购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