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六年之后,梧州市农民的钱包能鼓起多少?近日,梧州市政府出台《梧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9万元。
确保梧州农民收入倍增
《方案》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要建立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重要基础,以工资性收入为重点突破,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要补充的多元化增收支撑体系,构建持续、快速、稳定的增收长效机制,确保2020年梧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梧州市七个县(市、区)将划分为三大区域,明确“冲七超九破万”任务和“再翻番”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9万元。
蒙山县属脱贫致富区,《方案》要求到2015年,蒙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冲破7000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力争达到1.5万元。
苍梧县、藤县、岑溪市、龙圩区属赶超跨越区,到2015年,这四个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力争达到9800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全部实现超过1.8万元。
万秀区、长洲区属突破万元区,到2015年,两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率先突破10000元大关;力争到2020年再翻一番,突破20000元大关。
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是重点
如何确保农民钱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4月26日,梧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重要基础。”意味着梧州将继续大力发展砂糖橘、六堡茶等特色基础产业。
“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最关键、最重要、最有潜力的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即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工资性收入为重点突破。”梧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梧州市农村劳动力仍然供过于求,总体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转移不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记者注意到,《方案》要求,把农业、畜牧业、林业等农业部门之外的财政、人社、工商、教育等20多个部门列为“倍增计划”责任单位。
“可以预期,未来几年政府部门将动员更多的力量、投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农民工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梧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各级各部门将更为重视提高梧州市农村劳动力方面的输出规模和质量,以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增收一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