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苏梦椿) 村头绿树葱葱郁郁,水泥道路蜿蜒伸展,座座楼房错落有致,用水管道和沼气池直通家门……如今,行走在苍梧县大地上,随处可见这样一幅绿色生态宜居新景象。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植树造林、修筑村道、建沼气池和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
苍梧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倡导绿色发展、产业发展、创新林业发展之路,全县拥有林地面积326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超81%。仅去年,该县就义务植树124万株,绿化村屯5个,送出珍贵树种5万株,营林面积达16.95万亩。今年,该县将植树造林与生态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投入630多万元开展村屯绿化活动,目前46个示范村屯和280个一般绿化村屯已开始陆续在房前屋后和进村道路两旁种植绿化苗木。
通过争取上级扶贫款、交通部门拨款和镇村自筹等形式,筹措建路资金,苍梧县加快建制村通村道路建设和以贫困村为主的村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广泛向群众宣传国家补助政策和全县农村公路总体规划,让大家了解农村公路建设方案、资金预算及筹资办法,激发群众自力更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形成了全民修路的浓厚氛围。截至去年底,该县全面实现134个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目标。
苍梧县引导农民兴建沼气池,至今已建池2.42万座,年产沼气1452万立方米,每个沼气用户可增收节支1500元。据测算,推广应用沼气全县每年可节柴6.57万吨,相当于保护森林4392公顷,同时每年还可提供72万多吨沼液、沼渣用作优质有机肥料。现在,该县还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形成了“养殖-沼气-砂糖橘”、“养殖-沼气-迟熟荔枝”、“养殖-沼气-蔬菜”的生态能源模式。
此外,该县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0处,解决21.26万农村人口和4.11万人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该县计划建成石桥镇泗歧村、木双镇木双联片、沙头镇横江小学、六堡镇蚕村等4个“饮水净化”示范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