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杰和他的同伴正顶着烈日,对市内一处楼盘工地进行测绘。
近段时间的梧州市,气象部门测到最高气温曾达36℃。然而,连日来,有一群人顶着烈日,手持价值数十万元的精密仪器,经常穿梭在烟尘滚滚的工地里。他们是梧州市测绘地理信息院的测量人员,在他们眼里,高温可以忍受,但项目不能懈怠。
风吹日晒坚持户外作业
麦杰和陈位概是梧州市测绘地理信息院外业测量组的两名业务骨干。7月3日,他们在领班师傅卢颖浩的带领下,对市内西堤路一处知名楼盘进行土方测量。
当天上午8点,天气闷热、无风,现场的土方施工,不可避免地带起了一些灰尘。麦杰等人背着价值数十万元的全站仪和动态GPS接收机开始进场。在明确分工后,卢颖浩便下达作业指令。随后,麦杰手持动态GPS手本、陈位概提着测量主机,从工地的一处边坡开始测量。
记者观察发现,陈位概把测量主机放在测量点的位置,相应的坐标数值就会通过卫星显示在麦杰手上的接收器。但是,测量看似难度不大,却是项枯燥的工作,一天下来全神贯注地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尤其是在户外作业,确实是对个人意志与工作责任心的考验。
上午9点,地表温度已达36℃。但为了日后估算的土方量尽可能精确,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就不能太长。因此,麦杰和陈位概每隔10米就得停下来一次,认真测量记录。很快,他们的衣服已经是半湿的状态。在测量一些边角位置时,由于受限于建筑物的遮挡,移动设备还可能面临“无信号”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陈位概只好提着主机爬上附近的边坡去测量。
“别抓那些铁枝!很烫手的。”麦杰一边关注测量信号的接收,一边提醒爬上高处的队友注意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上升持续,空气的干燥让现场的扬尘也越发厉害。当麦杰等人扛着机器往大门处走时,一辆重型搅拌车与他们擦肩而过。顿时,黄色的烟尘充斥了他们视线周围,无奈下,他们只能用手掩鼻而行。
麦杰坦言,比上述更为艰苦的情况他们都经历过。此前,麦杰等人曾参与梧州苍海公园的土方测量工作。该公园占地26.3公顷,开发之初公园并无绿化设施,他们要顶着烈日作业,持续七八天。
长衣长裤做足防暑措施
尽管烈日炎炎,麦杰和陈位概的工作状态却不降反升。“长期户外工作的经验,已使得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做好防护措施。”麦杰说。在他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除了放着图纸、锤子等物品外,还有三大瓶矿泉水,以及藿香正气水和清凉油等防暑必备品。另外,长袖白衬衣、工装长裤和草帽已经成为他们的“标配”。
“除了自身做好防护,单位后方的支援也是很‘给力’的。”据介绍,梧州市测绘地理信息院为了让测绘人员能够顺利开展测绘工作,每天会安排专车接送测绘人员,如有必要时,专车司机会协助测绘人员购买饮用水和午餐等。
纵然测绘工作很辛苦,而麦杰等人已做了近十年之久。在他们眼里,“项目就是命令”。
近年来,随着梧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重点项目纷纷落户这片热土,而项目的落地和发展都离不开精确的测绘。因此,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项目有需要,市民都会看到梧州市测绘地理信息院外业测量人员奔波一线作业的身影。“选择了测绘工作,就意味着担负起一种责任。”麦杰说。
西江都市报记者 龙天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