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 (见习记者 李玉莹 李静 通讯员 余铭生) 近日,市民余先生向本报反映,目前梧州市部分公厕间内未设置挂钩,令许多背包或携带物品出行的市民在如厕时感到诸多不便。他表示,希望相关单位和部门能在厕所内增设挂钩,以方便市民。对此,环卫部门表示会先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再做决定。
市民反映:部分厕所无挂钩
10月8日,记者实地察看了市内多处公园、街边的公共厕所,发现部分厕所内确实无挂钩,有些厕所还存在标配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在西堤三路的泡沫式节水生态环保厕所内,记者看到该厕所内的设施虽然比较完善,环境也较为清洁,洗手盆旁还设置了烘干机,但是厕所内部均未设置有挂钩。一位经常到西堤路晨练的苏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一些老人晨运期间到公厕方便时,没地方挂衣物挎包,有时不得不把衣物挎包放在蹲厕旁,实在不卫生。
在文化路的公共厕所内,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现象。一些拎包或提着物品的市民由于厕所内没有设置挂钩,通常只能把物品交给同行的人拿着,轮流上厕所。没有同伴的市民,只能自己拿着。一位刚上完厕所的唐女士表示,她还遇到过提着大包小包,一不留神差点把手机掉在厕所的情况。她认为,公厕内应该添置一些人性化的设施,挂钩虽小,用处却大。
记者走访:老式公厕亟须修复
而记者在位于中山公园内的韦拔群纪念馆旁的公厕里,看到该厕所不仅没有挂钩,连门也没有。厕所内简单的两个槽式蹲位仅靠一堵墙隔开,如厕者站起来便可看见隔壁上厕所的人。这让经常来公园锻炼身体的黄女士感觉十分尴尬。她表示,自己锻炼后出汗较多,所以习惯在锻炼之后换衣服。然而,这个老旧的厕所不仅没有挂钩可以让她放置背包,而且连门也没有。“只能一边换衣服,一边用手拎着背包,如果放地上又不卫生。”黄女士摇着头说。
对于上述情况,市民陈先生认为,市内不少公共厕所没有设置挂钩,确实会让人“手足无措”。一些公园、街道旁老旧的厕所设施没有及时改善修缮,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他建议,相关单位部门应该尽快增添挂钩等设施,及时修复损坏、老旧的设施,而市民也应尽量维护好这些便民设施。
部门回复:征求意见后再考虑增设
随后,记者就此情况向万秀区环卫站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内公共厕所是统一设计并进行施工的,对于市民提的增设挂钩的建议,他们会先行了解情况,在统一征求市民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增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