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梧州市长洲区纪委根据社区居民举报,对上班期间饮酒的7名党员干部予以查处。这归功于梧州市社区廉政工作站的作用,也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家门口“纪委”的威力。
“建立社区廉政工作站,就是要发挥‘探头’、‘慧眼’和‘帮手’的作用,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延伸基层监督触角,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环境。”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中贤说。
党员干部在工作8小时之内有单位监督,8小时之外党员的生活圈、交际圈由谁来监督,如何监督?随着2015年9月梧州市在万秀区蓝天社区在全广西率先建立社区廉政工作站以来,这些疑问有了答案。

目前,该市已在三个城区的62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廉政工作站,辐射城区3万多名党员,率先实现了廉政社区工作站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监督全覆盖。
社区监督的“梧州模式”
梧州市社区廉政工作站依托社区党总支建立,党总支纪检委员任站长,形成城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社区廉政工作站三级廉政监督网络,主要负责对社区集体决策及社区两委干部进行监督,对社区党员遵守党纪的情况进行监督,协助对本辖区居住机关党员8小时外的生活圈和交际圈进行监督。
蓝天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红兰介绍说:“我们将廉政监督工作融入网格化服务和楼宇经济管理中,平时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或召开座谈会,调动社区廉政监督员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到群众中去收集线索。”

(网络图片)
目前,梧州市62个社区廉政工作站共有廉政监督员731人,主要由热心居民、党员骨干和退休干部等组成,通过建立社区廉政微信群、设置意见箱等方式,接收居民服务需求、服务咨询、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遵守廉政纪律的情况,助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以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活动。今年9月,丰业社区廉政监督员将发现辖区虚报冒领老人补贴的线索向长洲区大塘街道纪工委报告。
自开展“专项工作”以来,社区廉政工作站先后协助城区纪委、街道纪工委立案查处党员违规领取低保金、社区党员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中失职失责,及违规使用集体资金等违纪违法案件11起。
工作流程的“上下探索”
梧州的社区廉政工作站建设经历了“由下而上”的探索和“自上而下”的规范过程。在建设初期,社区廉政工作站什么工作都参与,“廉政”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过不断的摸索,社区廉政工作站逐渐明确了监督、服务和宣传的职责定位。

目前,在所有的社区廉政工作站,都能看到规范统一的廉政工作站标识牌,廉政工作站内部有一项职责、三个制度和四个图标:《社区廉政工作站职责》、《社区廉政工作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定期接访制度》,以及“廉政工作站工作流程图”、“社区干部接访时间安排表”、“社区廉政监督工作小组监督网络图”、“受理群众举报流程图”。
8月29日,梧州市万秀区南中社区、步埠社区,长洲区华洋社区、丰业社区等廉政工作站,监督将党员捐赠的48.5万元的助学金发放到409名贫困学子手中,圆了社区贫困学子的上学梦,这得益于社区廉政工作站搭建的党员“助民圆梦”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监督服务功能,社区廉政工作结合各自的特点,先后搭建民生资金监管公开平台、社区“双报到”网格服务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监督举报平台,民意网络征集平台、党员“助民圆梦”平台等五大服务平台。
廉政宣传的“主要阵地”
10月15日上午,在群众文化广场,由万秀区民主社区廉政工作站组织的一场以廉政文化为重点的文艺活动准时上演。这样的活动不仅在民主社区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场,在其他社区也都经常开展,比如,丰业社区廉政工作站的微信公众号廉政工作通知,蓝天社区廉政工作站开展的“好家风、好作风”活动……。
梧州市着力把社区廉政工作站建设成为廉政文化宣传“主要阵地”,将监督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观看正反面示范警示教育影片,在社区图书室建立廉政书柜,营造社区党员干部日常学习氛围,通过开展征集廉政建设方面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剪纸”、“廉政文化心得”等廉政文化作品活动,组织社区居民举行廉政文化艺术演出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全民参与,增强社区居民和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带动廉政文化的传播,带动党员作风不断好转。

(网络图片)
长洲区丰业社区党总支书记蒙佳说:“社区廉政工作站不仅发挥了监督作用,还实现了与党员群众的无障碍沟通,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让社区更快了解群众的需求,拉近了社区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网友小评论:
管在日常严在经常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体会上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必须把监督触角落实到每个党组织和每一名普通党员,真正做到管在日常,严在经常。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机关党员集中居住的地方,与群众的距离最接近。社区党组织和辖区机关党员的一言一行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长期以来,由于基层监督人员少,监督精力不足,监督基础薄弱,监督容易缺位,社区机关党员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如何补齐基层监督短板,尤其是抓好社区机关党员8小时外生活圈和交际圈的监督工作,是当前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梧州市纪委主动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形势,在探索中率先建立社区廉政工作站,借助群众慧眼,架起监督探头,延伸监督触角,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不仅有效管住基层党组织“小微权力”,筑牢基层堡垒,还实现了对机关党员8小时之内和之外监督的无缝对接,也解决了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增强了基层群众的信任感,成为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好帮手”,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载体。
文字:纪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