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李晚昌 李嘉仪)今年68岁的贞姨与其丈夫结婚多年,感情一直不错。不过,前段时间,夫妻二人却因为购买保健品一事,令彼此关系生嫌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听半天课买了一万多元保健品
8月中旬,家住河东的市民贞姨在万寿宫市场附近收到了一张随街派送“健康体验卡”。派卡片的人告诉贞姨,她可凭卡前往指定地点免费领取眼镜等赠品。收下卡片的贞姨半信半疑,但她随后仍禁不住诱惑去到了位于新兴二路的指定地点——某品牌“体验馆”。果真,仅凭这张卡片,她免费领取到了一副眼镜和一台收音机。
然而,这只是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导火索。
8月24日,贞姨听从“体验馆”店员的引导,拉着丈夫一同来到“体验馆”听课。没想到,这课一听就是半天,贞姨忍受着饥饿,好不容易熬到课程结束。可在事后,贞姨竟一时冲动,为了获得蚕丝被、枕头、碗、凉席及激光治疗仪等赠品,购买了两套总价值为10720元的某品牌蜂胶。
然而,那天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贞姨的日子过得很不开心,她与丈夫经常因为购买蜂胶一事出现言语摩擦,感情也变得疏离。贞姨的丈夫指责妻子冲动消费,认为这些蜂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服用对身体无明显益处,要求妻子无论如何也要把蜂胶退回去。无奈之下,贞姨找到梧州市消费者协会,求助于那里的工作人员。
经过市消协一番调解,贞姨终于在10月11日拿到了合理退款,她与丈夫的夫妻关系因此得到缓和,日子终于慢慢回到了正常轨道。11月3日,市消协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回访,贞姨也特地对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她也承认自己当时确实糊涂,不应该一下子就拿出一万多元钱购买保健品。
市消协:年轻人应与家中老人多沟通交流
其实,像贞姨这样一时冲动购买昂贵保健品的中老年人并不少。市消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消协曾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消费投诉,前来投诉或求助的中老年人,多数因支出大笔钱财消费一事被家人、尤其是子女发现,继而出现摩擦与冲突。事情发生之后,子女一方面埋怨老年人冲动、糊涂,另一方面抱怨商家无良、狡诈。但这也暴露出年轻人与老年人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
对此,市消协工作人员建议中老年消费者要对保健品有理性的认识,要知道保健品与医药品的功效差别,在消费前最好能够先前往正规医院向医生进行有关咨询,切忌听信商家一面之词。最忌不结合个人身体情况和消费能力,冲动购买保健产品。
与此同时,年轻人要多关注家中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平时多与老年人交流,留意老年人的社交生活。老年人也要留心销售人员过分热情套近乎,以及提供免费服务、赠品等行为,在进行大笔消费前,多与家人商量、沟通,以免引起消费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