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祝琳 通讯员 陀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开局总体平稳。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工业稳增长压力加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需持续发力。
据市工信部门统计,1至2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2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工业增加值63.6亿元,同比有所下降。全市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14.8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同比增长8.8%。全市72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2%。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亮点突出。首先是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1至2月份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为5.9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44.77%。其中,不锈钢园区2月份用电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3%;1至2月累计用电2.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永达、鑫峰、金海三家龙头企业用电量增幅分别高达148.3%、93.9%和102.7%。此外,中恒梧州制药和三威林产两家企业的用电量也分别实现166.6%和75.3%的增长。
其次,随着我市生产的部分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产业发展行情向好。从去年底到现在,不锈钢板、钛白粉、水泥每吨的价格均上涨,铜、松香、中纤板、陶瓷等行业产品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相关行业和企业接单情况明显好于去年,企业普遍对后市持积极乐观态度。在传统企业稳步发展同时,新增企业迅速站稳脚跟,1至2月份全市新增14家规上企业,共完成产值5.8亿元,拉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生力军。
数据显示,1至2月份虽然我市工业经济保持增长态势,但个别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下滑,工业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前两个月,全市378家规上企业有17家停产,按与去年同期水平计算,减少产值3.2亿元;负增长企业53家,按与去年同期持平计算,减少产值10.1亿元。停产和负增长企业占规上企业的18.5%,共减少产值13.3亿元,拉低全市产值下降5.9个百分点。此外,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我市不锈钢制品行业部分企业需停产整改,整改期间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将出现缺口,使工业经济受到影响。
1至2月份,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有喜有忧,仍需持续打好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组合拳”。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今年我市工业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仍是工业发展的主基调,必须发挥各方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控,同时提高服务企业的实效性,积极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工业发展的后劲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