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朱慧倩 贝婷婷)田里稻谷颗粒饱满,禾下田螺又肥又大,这是记者近日在龙圩区广平镇榃金村田间看到的丰收景象。去年以来,该区大力发展稻螺生态综合种养,通过“水稻种植+田螺养殖”模式带动数百农户参与,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该区采用这种模式生产的水田平均每亩年产值达1.22万元,其中养殖田螺的收益约为6300元。
“稻螺综合种养技术已基本成熟,每亩稻田放养100至250公斤田螺,后续再投放些鱼苗,稻、鱼、螺在田里共生共存,形成一条生态循环链,有效促进田螺增产提质。”广平镇佰宝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李清华介绍。该合作社稻螺综合种养主要有连片210亩的示范基地位于广平镇榃金村樟村组大奎冲,覆盖整个龙圩区,延伸到苍梧县沙头镇等3个镇,涉及21个田螺养殖场,总面积1100亩,带动贫困户110户。
近年来,龙圩区把田螺养殖作为重要特色产业来抓,制定了《田螺产业扶贫开发实施方案》,按照建塘或改田每亩300元、螺种每亩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鼓励贫困户养螺。该区大力推广稻下鱼与田螺混养的立体综合养螺技术,先后在广平镇城坦村、龙圩镇寨中村、大坡镇胜洲村等地建设示范基地,力推“农户+合作社”模式,由农户用土地、资金、劳务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开挖螺塘或改造稻田养殖,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约定收益分成。对带动本村30%贫困户的养殖合作示范社,该区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在合作社带动下,农户养殖实现了管理规范化、技术标准化、销售市场化,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效益。同时,该区全面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十多期稻螺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近600人次。
在各种政策措施的扶持下,龙圩区农民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种养面积不断增加。据介绍,目前该区已成立田螺养殖合作社5家,养殖面积从2015年的250亩发展至现在的2000多亩,预计“十三五”期末可发展到上万亩。去年,龙圩区有560多农户参与稻螺综合种养,其中贫困户近3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