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多方努力 共治乱象 邓培生 2025年06月09日

共享电动自行车因其环保、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短途出行的选择。特别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能够轻松顺畅地在大街小巷穿行。但是,因为投放量大、运营方管理跟不上、市民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用户使用后乱停乱放的现象突出,影响城市形象,妨碍市民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笔者认为,要多方努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治共享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乱象。

运营方要加大管理力度。作为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运营方,要积极担当,多措并举,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要采用用户实名制,严禁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增加科技力量,利用GPS定位和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规范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区域,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线上后台的管理,对乱停乱放的用户账号,采取警告、冻结等管理措施。同时,要增加人力做好日常巡查管理,发现乱停乱放和残旧破损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要及时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部门紧密配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共享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规范和违规处罚措施,使市民在法律框架内文明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相关部门做好监管,杜绝盲目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现象,按城市的面积、人口数量比例科学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督促运营方加强共享电动自行车的运营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不定期与运营方召开车辆规范停放秩序协调会,要求运营方加强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日常管理,科学设置还车点,确保车辆规范停放。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宣传有关交通法规,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文明交通意识。

市民要提高素质。用户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后乱停乱放,不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更是素质低的表现。因此,市民应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加强交通法规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学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骑行、规范停车,营造良好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