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迈入较快发展的新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的重心必然要从追求增量、规模扩张,转向关注存量、提升品质与优化结构。城市更新,已然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修缮改造,而是一场关乎城市未来走向的系统性变革。从居住层面看,城市更新能够有效提升居住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从经济层面看,城市更新能够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经过更新的城市区域,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入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周边产业的繁荣发展。
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就城市更新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明确了“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八项主要任务,主要涉及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等领域,为下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必须结合地方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做好做优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践中,可从安居、提质、安全、保护等方面着手,做好城市更新工作。
首先,“安居”是城市更新的目标。以住宅为例,可以考虑从完善居住的功能、质量和体验出发,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房屋建设和改造中,将老房子升级为好房子。同时,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配套,如优化路网、增设公共交通,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及商业配套,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城市有服务。
其次,“提质”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必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大力实施城市提质行动。如针对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可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场景营造等手段,守住“工业遗产”,让老厂区放飞“创业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新型消费空间。同时,推动老旧街区打造“街区经济”,不断提升新颜值、打造新亮点、擦亮新名片。
再次,“安全”是城市更新的底线。城市人口密集、设施安全隐患众多,必须定期排查,及时整改。如针对供水排水系统、电力通信设施、道路桥梁状况、燃气管网等,逐一排查隐患,及时更新设备设施,保障安全高效运行。这不仅是城市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扩大投资,带动建筑、建材、装修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最后,“保护”是城市更新的基础。在城市千百年的发展中,一定会留下许多具有标志性的印记,它们描绘着城市的往昔辉煌,也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当下和未来。为此,必须大力保护传承好这些印记。唯有这样,城市才能既有现代活力,又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