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10月23日是霜降,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是霜降节气的命名由来,它的意思是天气渐冷,开始出现白露,节气特点以北方较为明显,而南方要错后半个月左右。作为秋季进入冬季的一个过渡节气,这也是秋季中最寒凉的一个节气。
时值深秋,市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莫湘说,肠胃在经历了夏天的“冷饮轰炸”后,脾胃功能会减弱,而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也开始胃口大开。食量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让身体机能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的过程,为迎接寒冬做好准备。因此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此时饮食以“平补”为原则,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应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此时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伤肺引发疾病。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
具体的饮食上,“热食”更能保护“胃气”。中医学说的胃气,其实是广义的,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每天早上空腹喝上一大碗热粥,不但让肠胃得到滋养,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补充营养,为一天的工作养精蓄锐。南瓜粥属温性,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红薯与粳米煮粥,早上喝对高血压患者有好处。红枣糯米粥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作用。上班族晚上将粥熬好,放到保温饭盒中,第二天早上再用微波炉热一热,方便又健康。
(名医简介:莫湘,市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西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广西脾胃病学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