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条卡和芯片卡的对比 见习记者 杨扬 摄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蒙敏莹) 近日,一则“5月1日起,银行将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一些市民误读为磁条卡将退出市场。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梧州中心支行回应称,此次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后,芯片磁条复合卡还保留着芯片交易功能,并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此外,用户也可正常使用有效期内的纯磁条银行卡。
各类型银行卡均能继续用
银行卡按照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纯磁条卡、磁条芯片复合卡、纯芯片金融IC卡。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梧州中心支行了解到,目前在梧州市的市场上流通的大多都是磁条芯片复合卡,也有少部分磁条卡和芯片卡。
据介绍,传统的磁条银行卡以磁条材料为储存介质,信息容易被非法复制和伪造。纯芯片金融IC卡以芯片为存储介质,芯片内的CPU单元具有数据加、解密功能,未经授权无法读取IC卡芯片中的重要数据,可有效防止伪卡。而磁条芯片复合卡是既有IC卡芯片又包含有磁条的银行卡,这一类型的银行卡,仍然存在磁条被非法复制和伪造的风险。因此,磁条芯片复合卡的安全性略低于纯芯片金融IC卡。
据中国人民银行梧州中心支行科技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能够有效保护持卡人的资金安全,切实防范伪卡欺诈交易。5月1日起,银行将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芯片磁条复合卡还保留着芯片交易功能,并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而持纯磁条银行卡的用户,仍可在该卡的有效期内正常使用。
芯片卡将逐步取代磁条卡
“磁条芯片复合卡是磁条卡向芯片卡发展的过渡阶段。”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屡见不鲜,其中,一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磁条卡的可复制性来作案。磁条卡用户只要在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而芯片卡安全性更高,信息主要存储在智能芯片中,卡内信息难以复制,并且有多重的交易认证流程,可以有效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该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强银行卡信息的安全管理,提升支付风险防控能力,芯片卡逐步取代磁条卡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了银行卡账户的安全,建议市民尽快将手上的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市民只需拿着身份证和原卡前往相应银行金融机构办理即可;如果想保留原卡号,可在办理时向银行提出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