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踊跃参与农耕竞技项目。本组图片由记者龙天传摄

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制作简易的净水器。

学生们纷纷拿起工具,尝试钻木取火。
农耕竞技
钻木取火 净水实践
本报讯(记者 龙天传 通讯员 陈莲娣) 日前,市融媒体中心携手梧州金桂富万家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市凤翔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土水韵——农耕生存智慧探索之旅”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欢乐。
触摸厚重历史,感受岁月变迁
6月5日,学生们踏入梧州金桂富万家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土地历史变迁展示厅,边听讲解边观察,开启了一场与土地的对话。展示厅内,最吸引学生们兴趣的,要数种类丰富的地契。据悉,在富万村建设的土地制度变迁史料展示厅是我国少有展示土地契约类实物真迹最多的主题展厅之一。展馆展出的地契、粮票、各种报刊书籍约3000份。
“同学们,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天下第一长契’。”研学老师的声音充满了自豪和神秘,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纷纷围拢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老师,这张地契长达6.08米,它怎么这么长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率先发问。研学老师微笑着解释道:“这张地契记录了从乾隆年间房屋建造到光绪九年最后一次转让买卖的整个过程,中间跨越了五个朝代,买卖了10次,每一次的交易信息都详细地记录在上面,所以它才会这么长。地契就像一本历史书,它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情况。”
“老师,这么重要的地契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一个男生突然问道。老师笑着回答:“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收藏者和文物保护部门。他们采取了很多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阳光直射等,才让这张地契历经几百年依然保存得这么完好。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对这张“天下第一长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有的同学说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最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回去后查阅更多关于古代地契和土地买卖的资料,进一步探索这段有趣的历史。这场围绕“天下第一长契”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但他们对历史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感悟古老文明,展现拼搏精神
走出展示厅,大家迎来了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活字印刷和农耕运动会。在活字印刷环节,学生们化身为小工匠,亲手体验了以活字印刷原理制作百年地契的过程。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一个个活字,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在版面上,然后均匀地涂抹油墨,再铺上纸张轻轻按压。当一张带有自己印记的“百年地契”诞生时,大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就像变魔术一样,太神奇了!”一位学生兴奋地说道。他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着制作的心得和感受。
紧接着,农耕运动会的号角吹响。大家分成几个小组,踊跃参与到各种农耕竞技项目中,如挑稻谷、推独轮车等。大家齐心协力,你追我赶,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挑稻谷比赛中,学生们鼓起腮帮子,铆足了劲,将一担担稻谷快速地从起点运到终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解锁生存智慧,探索科技力量
活动的最后,学生们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钻木取火和净水器原理实践环节。
在钻木取火现场,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然后,他们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尝试钻木取火。起初,大家的动作有些生疏,怎么也点不着火,但他们没有放弃,不断调整着姿势和力度。终于,一缕青烟升起,火苗渐渐燃起,大家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我成功啦!原来钻木取火这么难,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到!”一位学生兴奋地喊道。
在净水器原理实践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了简易的净水器。当看到浑浊的水经过自己制作的净水器变得清澈时,大家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力量。他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实验成果,交流着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市凤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碧莲表示,该校以“悦学悦行 美润红心”作为办学理念和文化主旨。此次研学活动得益于学校和市融媒体中心深度协同,创新性搭建研学平台,通过资源链接、课程转化与传播扩散三维联动,为研学实践注入核心动能。市融媒体中心精准对接金桂富万基地资源,将土地变迁展示、活字印刷、钻木取火等千年生存智慧转化为沉浸式课堂;校方依托全媒体矩阵全程记录学生排版“地契”的专注、肩挑扁担的韧劲、点燃火种的欢呼,生动践行“实践育人”要求,让生存教育从课本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