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竹笋”铺就增收“绿色路” ——万秀区甜龙竹产业种植见闻 2025年06月15日

本报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麦好明 莫焜 张业欣

一场夏雨过后,万秀区龙湖镇高旺村的山坡上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扛着锄头、推着肥料车穿梭在田垄间,开始了新一轮农忙。“大家注意种植间距,每株保持3米左右,这样采光和生长空间才够。”万秀区林下经济(竹药)种植示范基地的技术人员正指导着村民进行竹苗定植工作。

面积超700亩的万秀区林下经济(竹药)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是万秀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近日,企业从云南省引进了2.3万株甜龙竹苗并投入种植。甜龙竹笋不仅能切片用于炒菜、煲汤,还能作为水果生食,口感清甜,在市场上竞争力明显,收购价可达每公斤8至10元,经济效益显著。

“预计7月中旬完成种植,半年后我们还将套种林下经济作物,形成立体种植模式。下一步我们还会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承诺订单收购,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走在田垄间,基地负责人李彦羲介绍道,基地还将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预计年产笋可达500吨,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年产值能达到500万元。

“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每天大概能挣200元,还能跟着学技术。”陆石雄是附近的村民,只见他将一株株竹苗,放进挖好的土坑中,覆上泥土轻轻压实,不多时已是满头大汗。

“我们计划以这个项目为主要平台,通过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输出,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优质农副产品。”万秀区龙湖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陀宇表示,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项目通过“政府+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带动5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让这些农户年均增收超过8000元,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甜龙竹产业是万秀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我们还将推动更多优质农业项目落地,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的全产业链条。”万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莹表示,围绕今年目标,万秀区正以甜龙竹产业为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万秀区农业经济稳中有升,蔬菜产量达到2.853万吨,同比增长4.79%;园林水果产量为0.391万吨,同比增长4.71%;茶叶产量表现更为突出,达到37吨,同比增长103.1%。目前,德保旺茶旅融合产业园、神冠生态茶园等项目同步推进茶苗管护工作,畜禽养殖、渔业循环水养殖等产业同样加速布局,万秀区的农业产业版图正不断丰富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