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梧州市大中路口的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岗位上,志愿者又开始了新一次的维持良好交通秩序劝导工作。虽然天空下着雨,但志愿者全部的装备就只是一件雨衣、一顶帽子和一面旗。从青年志愿者到“五老”志愿者,从“我为城市建设出份力”系列志愿活动到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帮扶行动,不断壮大和发展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我市传递城市文明的一张流动名片。
全民志愿延伸到各个角落
在长洲区泗洲村,从今年6月份起,由志愿者组成的清洁乡村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的清洁乡村活动提供了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服务队队员廖美萍告诉记者,通过清洁乡村志愿服务队的组织号召,不仅村内在短时间内就集结起包括党员、团员、村民代表在内的90名志愿者。
在“美丽梧州·清洁乡村”行动中,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内纷纷组建清洁乡村青年志愿服务队,他们承担起乡村的清洁、维护,及宣传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任务。除了团市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外,在本次活动中,市妇联也组织了巾帼志愿者,在乡村道路、社区巷道内开展相关清洁工作。
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春天,志愿者到城市发展新区植树添绿,让一条条青年文明绿道成为城市内的绿色风景线;在夏天,志愿者投身“我为城市建设出份力”的系列志愿活动,在马路上挥洒汗水维持秩序;在秋天,由高校大学生组成的梧州国际宝石节志愿队伍,又让八方宾客感受到梧州人民的热情与体贴;在冬天,志愿者在东出口服务站内支起帐篷,顶着寒风细雨,为摩托车返乡大军开展“情暖回家路”志愿行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成长壮大,全民志愿在我市吹起了城市文明的新风尚。
创新志愿让基层服务常规化
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行动,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如何使志愿活动更深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当中,也成为我市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8月14日,苍梧县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始试运行,这是我市首个成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的成立,改进了我市志愿者服务的方式,使以往主要依托于大型节庆活动、主题活动而组建成立的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发展为常规的队伍组织,结合市民群众的生活所需,开展各类基层志愿服务。
苍梧县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采取的是流动式的站点分布,通过把服务站流动设置在广场、社区、乡镇等不同的地方,根据不同群众的民生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基层社会服务。建立起来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不仅给热心参加志愿活动的社会人士提供了机会,也让普通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记者从团梧州市委了解到,推行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是我市发展常态志愿服务的新尝试,让志愿活动可以依托这一平台,从细节出发,提供更细致更实在的志愿服务。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志愿服务内容,则为我市志愿服务提供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