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黄海志 通讯员 陈柳余)这年头,为了骗取钱财,骗子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近段时间以来,梧州天气骤降,就有不法分子以天气变化需订购消毒液为名诈骗钱财,警方提醒市民注意提防此类骗局。
近日,梧州市民刘先生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梧州市第七中学“黎校长”的来电,“黎校长”在电话里表示,由于近期气温突降,为了预防冬季流感,最近要对学校的食堂等生活区进行消毒,需要使用大量消毒液。由于其此前曾与销售消毒液的防疫站“陈科长”发生过争执,不方便与对方联系,希望刘先生帮忙代购一批消毒液,并在当天下午将货物送到学校后,校方再支付全部货款。同时,“黎校长”还提供了防疫站“陈科长”的联系方式。
接到电话后,刘先生心想,学校预防流感要使用消毒液确实合乎情理,而且自己也确实认识黎校长,举手之劳帮一下朋友也无妨。于是,刘先生没有起疑心,随即拨通了“陈科长”的电话,“陈科长”要求刘先生先打款再把货给他,刘先生便到银行向对方账户汇了18000元,并按对方要求如约来到防疫站接货。因对方迟迟不出现,且拨打“黎校长”和“陈科长”电话均关机,刘先生想起有可能被诈骗,便向真的黎校长电话确认,方知自己已上当。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该案立案侦查。
记者从长洲区公安分局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此类手法相同的诈骗案件在梧州市区同时发生了多起,不法分子冒用中学校长的名义,以帮忙采购消毒液、到其办公室谈生意合作、缴纳在校学生各种费用等手法,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诸如此类假冒企事业单位领导身份,以购买各种物资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不法分子利用了一些经营户急于做成生意的心理,一再诈骗得逞。对于利用电话订购大宗货物的单位,广大群众尤其是个体商户应当认真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必要时应上门当面确认并签订购销合同,避免过于轻信对方身份或者贪图所谓的高额回报而上当受骗。对于此类骗局,只要记住“不轻信对方、不透露信息、不轻易转账”这三“不”原则,骗子就难以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