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图片 本地 时事 原创 直播 专题 爱心 零距离问政 我们相亲吧 电子报刊 西江月 网站建设 广告价目 公告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零距离头条 >>正文
     
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我市决战脱贫攻坚综述
2020-04-20 10:32    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   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侯晨 许愿

梧州日报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侯晨 许愿

4月17日一大早,家住苍梧县石桥老乡家园集中安置小区的脱贫户黄绍良来到新县城联志玩具礼品(苍梧)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上班。测完体温后,他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最近,公司新上了几条生产线来赶制新增的订单,不仅学到更多新设备的操作,工资也涨了。”

今年,我市要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完成剩余99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实现31个贫困村出列。随着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农业生产有序,群众就业稳定,我市脱贫攻坚步伐铿锵。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发出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一鼓作气、苦干实干,以决战的精气神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交出一份让中央、自治区和人民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帮扶力度不减措施不减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纵观全市剩余的贫困村,他们有着显而易见的“通病”: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其中,有9个村为深度贫困村。

今年春节过后,市四家班子领导分赴剩余贫困县、贫困村开展专题调研,倾听贫困群众呼声,与基层干部共商脱贫良策。

3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大会,提出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重大扶贫项目、扶贫产业和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倾斜。

4月8日,全市部署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不断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质量,持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最穷的地方使最大的力气。我市今年紧盯剩余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目标,继续加大力度集中攻克深度极度贫困堡垒,在资金、项目、政策三方面倾斜。

提升资金项目管理水平。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深度贫困村,每村不少于20万;抓好深度贫困村定点观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预警干预措施;规范资产收益扶贫,防止大水漫灌、“人人有份”“一发了之”等收益分配不规范的现象,确保真正惠及特殊困难建档立卡贫困户。

完善项目管理,打好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四大战役”。我市千方百计确保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把义务教育教师空编率降到5%以下的同时,全面落实“198”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并且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而且,我市还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目标,加强质量安全管控,加快拨付补助资金,规范住房安全有保障台账资料,杜绝贫困户住危房现象。巩固饮水安全战役战果,统筹解决季节性缺水、饮水不稳定、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保持政策总体稳定。我市坚持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脱贫标准,对已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保持投入力度不减,保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稳定。

4月18日,航拍下的苍梧县石桥易地扶贫搬迁老乡家园集中安置小区。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小区的各项功能已日趋完善,成为搬迁户的幸福家园。记者 何鎏 摄

奋力打赢硬仗中的硬仗

谷雨时节,藤县乡村处处生机勃勃。平坦的公路两旁,果林遍布,成群的土鸡在林间觅食,水田里的禾苗随风摇曳……产业发展图景次第展开。

金鸡镇大坟村第一书记成儒安为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没少花心思。经过大坟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接续奋战两年,投入贫困村集体发展资金115万元,成功打造龙胜塘水果种植基地。现在,该基地已种植蜜柚200亩、砂糖橘150亩、茂谷柑50亩、沙田柚600亩、三黄鸡2400多羽,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发展种养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产业兴、拔穷根”的成功案例正在全市各地涌现。自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市开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进一步补齐。今年,我市着眼长远扎实推进各项扶贫举措坚持长短结合、着眼长远的原则,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紧密结合“五场硬仗”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举措,确保年内能助力脱贫摘帽,中期能巩固脱贫成果,长期能促进逐步致富。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我市培育壮大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优势产业,精准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推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并且积极组织县(市)长、乡镇负责人“直播带货”产销对接,推进消费扶贫、电商扶贫,重点防范农产品滞销问题。

打好就业扶贫硬仗。我市加强和规范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认定等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就业扶贫车间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而且还鼓励各地设置多种形式的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难以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我市集中力量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安置、产业发展问题,指导各县(市)加强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对搬迁到县城、产业园区、重点镇安置的,确保每户有1人以上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对搬迁到中心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户,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措施。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我市重点抓好农村地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县乡联网路提级改造、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自然村硬化道路和产业基地道路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

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硬仗。我市积极引导探索多元化发展新路,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确保所有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含)元以上。

“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和民生短板拉长,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脱贫质量明显提升。”市扶贫办负责人说。

编辑:王子雪

梧州零距离客户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梧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8001990号 梧公网安备:450400000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许可证号:4510420100001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