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离网-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雨燕 通讯员 梁冰)7月21日,已经临近中午,梧州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仍是一派忙碌景象。当天上午,在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分队的帮助下,该公司顺利解决了新项目生产线的用电问题,已经进入生产状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融资科科长刘岩是服务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工业振兴特派员。他说,近段时间,我市的95名工业振兴特派员组成各个特派员工作分队,逐一到园区企业走访,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与遇到的问题瓶颈,为广西震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争取到“桂惠贷”政策贴息贷款400多万元;为广西金翔铜业有限公司解决了退税问题,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据了解,为了发挥好这支“工业尖兵”的力量,我市探索建立了一套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高效运转的“梧州方案”,通过与自治区特派员商定,对全市95名工业振兴特派员进行合理整编,组建了11个工作分队,分别派驻到7个县(市、区)和4个市本级的工业园区,并根据各县(市、区)和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需要,科学配置干部力量,确保队伍结构优化合理,推动产业进得来、项目推得动、要素能保障、发展有支持。
为全面提升特派员工作队服务项目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我市在全区“双百双新”谋划项目及“三企入桂”工业项目、行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等三类招商项目的基础上,选择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作为特派员工作队服务对象,通过挂图作战、过程监测等方式督导项目推进,加快“东融”步伐,在用水用电、用林用地、环评审批等方面优先保障。
“我们发挥与所在单位、与自治区相关部门紧密联系的优势,把市委市政府在工业振兴及产业发展的所想、所急、所难列为重点解决方向,全力参与协调攻坚。”刘岩说,特派员工作队与各县(市、区)和园区的工业振兴、产业发展队伍实行“四合一”联合办公,统筹推进工作,全力服务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市工业振兴特派员开展工作,我市还建立服务企业解决问题分四级处理机制,实行企业问题“137”解决机制,着力解决制约重大项目建设、企业经营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当前,各有关单位在收到项目、企业反映问题后,属本单位可解决的,1天内给予答复或办结;对本单位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天答复并提交相应指挥部协调处理,大大提高了解决企业问题的效率。
工业振兴特派员工作机制启动运行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1%,实现工业税收同比增长49.5%,全市新增规上企业3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