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藤县要闻 |   风景如画 |   旅游美食 | 民俗文化  专题栏 |  党旗飘扬 |  典型先进 |  走进藤县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家乡的铁索桥
作者: 蒙文炎 | 时间: 2016-5-16 | 来源: 梧州日报

我的家乡坐落在藤县塘步镇汗池村,家的对面有一条河,叫白石河,河水年复一年源源不断地向西江流去。随着时间的流逝,白石河已经堆积很多淤泥,河床不断升高,两岸边的稻田庄稼一到雨季河水就会漫上淹没农作物。以前,河水清澈的时候,村民挽起裤脚可以直行通过,现在人一踩上去便会陷进淤泥里,给两岸的农作物收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跨过一条宽宽的河流,就得架起一座桥方便村民出行耕种。桥对于村民来说,无疑是连接两岸的希望,因为庄稼在那头,一年丰收也在那头。

过去汗池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居民原来住的房子都是瓦泥房结构,“住茅草屋,吃供应粮,穿救济衣”是村民当时生活的状态。交通十分不便,没桥没路又没钱几乎成了村民的代名词。因河两岸非常多农田,这些农田都是汗池村村民耕种解决温饱唯一的途径,所以每到农忙季节,耕种的人会非常多,但是一到雨季河水上涨就无法通行了,建一座桥是汗池村民共同的心声。

1990年由村民集资在和口塘建设长50多米的铁索桥建成了,由于当时经济困难,铁索桥的建设是简单的,在建造过程中没有利用到一点机械操作,4根钢绳全部是靠人力牵引过来,等到把钢绳牵引到河对岸后,又要绞尽脑汁,以防止因钢绳的拉力过大导致铁索桥桥墩垮塌。这座铁索桥有近50个村民参与修建,耗时近一个多月才顺利完工。然而,在修建的过程中,由于经验、技术、设备等条件跟不上,让村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日子虽苦,可一想到桥能建好,再辛苦都是值得的。目前,铁索桥已承载了26年的风雨足迹,也见证了26年来汗池村变迁和人口流动的历史变化。虽然这个过程中它曾多次被洪水不断冲洗,但时至今日它依旧屹立在那儿,人依旧可以从桥上走过,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汗池村每年都会有上千名村民外出务工,每年春节回来我都会邀上三五个同伴一同前往儿时玩耍的地方,看一看历经风吹雨打的铁索桥的容貌,还有就是静静地听河水潺潺的流淌声。对于我而言,乡愁不仅仅是浓浓的饭菜香,不仅仅是老屋里的土坯墙,而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是伴我成长、托起我曾经解决温饱、给予希望的铁索桥。

以前,每天日出而作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桥面上,每当夕阳西下时也会看到成群结队劳作了一天的村民穿梭在桥面上,一眼望去恰似一条长龙。然而,这样的场景和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点一滴地消失了。汗池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除了过年回家外,平时铁索桥上很少有机会能够看到穿梭的身影。虽然如此,可铁索桥依旧屹立在那里,依旧为汗池村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今,汗池村大部分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在村子里的人虽比当年少了,可对铁索桥的依赖和回忆却是有增无减。在我看来,当时这座铁索桥就是他们连通外界、获知信息的唯一“主干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意识不断提高,在村民集资以及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汗池村一条投资30多万元长50多米的水泥桥建成了,投资近100万元从汗池村委至岳底村长7公里,宽4.5米的进村水泥硬化道路开通。桥通路通,汗池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农作物无法用车运出去卖,现在村民所种植的农作物可以及时运送到外面销售,外地老板也可以进来收购。以前汗池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800元,桥通路通以后,现在汗池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536元,跟过去相比是翻了好几倍,很多村民在村里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如今的汗池村已焕发新貌,村民们心齐了,干劲足了,生活也逐渐富裕了。

我不知道铁索桥未来会走向何方,但我们会好好保护它,让铁索桥就这样一直屹立着。铁索桥,记录了孩童天真的欢笑;铁索桥,沟通了乡邻和睦的情谊;铁索桥,唤醒了游子归家的牵挂。不管未来怎么样发展,我相信铁索桥在汗池村人们心中的位置永远都不会变,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太多对家乡的美好记忆,太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场景。 (蒙文炎)

太平狮山行
· 太平狮山行
· 游玩项目丰富 突显民俗特色
· 舌尖上的美食:藤县豆腐酿
· 最美人间四月天

版权所有 © 200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梧州市藤县人民政府
梧公网安备:4504030200***号 电话:0774-1111111 传真:0774-1111111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