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厘清事实,联合工作组前往争议林地开展实地踏勘。
本报讯 近日,苍梧县司法局岭脚司法所充分发挥“多元共治、源头解纷”基层治理优势,联合岭脚镇政府、岭脚镇平安法治办、岭脚镇乡村建设综合保障中心以及岭脚镇人和村委员会,经两次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历时多年的山林权属纠纷,为基层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日前,人和村村民李某向岭脚司法所提出申请,称2010年办理林权证时,位于针冲的林地因历史原因被错划至同组村民严某名下,要求重新确权并归还错划部分。该纠纷涉及双方重大切身利益,且时间跨度长达15年,林权档案等证据材料复杂,调解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为彻底厘清事实,岭脚司法所牵头,联合平安法治办、乡建中心以及人和村委工作人员随即组成联合工作组前往争议林地开展实地踏勘。工作人员对照林权档案,结合现场地形地貌,认真核查争议地块的四至界限。在随后的首次调解中,双方当事人围绕林地边界、历史凭证等关键问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首次调解未果后,工作组并未放弃,而是持续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耐心疏导情绪,引导双方从邻里和谐大局出发,理性解决纠纷。同时,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核查林权档案及相关历史资料,为再次调解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岭脚司法所再次组织李某、严某及相关部门进行调解。调解现场,工作人员摆事实、讲道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林权档案,对双方进行多轮释法说理。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就林地划分方案达成共识,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协议明确:双方当事人同意按2010年颁发的林权证宗地图划清界址。经林业部门人员现场勘验,具体分界方式为:以山脚山圳为界向上延伸,现场用锄头挖坑作为分界标志;再从山脚分界点直线向上至山脊,该直线作为双方林地的分界线。山界外所种树木归严某所有,但严某要向李某支付500元补偿款。
此次山林权属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岭脚镇“多元共治、源头解纷”基层治理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从实地踏勘到深入核查,从耐心疏导到释法明理,岭脚镇始终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李碧瑜 李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