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贫困残疾群众发展产业缺劳力、缺资、缺技术等难题,激发残疾贫困群众的发展养殖业热情,增强贫困户致富的信心,相关部门以“阳光助残扶贫基地”为依托,联系广西玖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岑溪市致臻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两个基地,在岑溪市开展“阳光助残促增收”活动。
在长洲区倒水镇富万村岭头儿组的草地里,丰美的青草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嫩绿,这里是富万村贫困户聂永成的“天然养牛场”。此时,他正靠着一只右手,将几头壮硕的水牛拉到刚修整好的草地上吃食。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上总有一些“英雄”,他们带领或帮扶群众走上致富路。
请跟随我们一起云游梧州特色乡村、体验农村新风貌吧!
我们通过再现关键节点来重温我市脱贫攻坚的历程。
勤劳种养,发展特色产业。修路建桥,打通希望之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七省区纪委书记座谈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下简称“专项治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身体残疾不是贫困的理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面对生活的困难,辛勤劳动,才能走出脱贫致富路。”多年来,凭着这样一股韧劲,苏海东撑起了一个家。
听到村里建起了玩具厂,待遇优厚,100多名留守妇女马上报名应聘。玩具厂负责人黄化基安排专人对她们进行培训,分门别类教她们玩具上色、装配、包装等技术。
驻村干部何达雄
第一书记罗宇
夜村村第一书记
大维村驻村工作队
第一书记钟盛
第一书记陆燕
马天宝
第一书记黎焕强
龙圩区稻渔生态观光区掀起旅游热,游客纷至沓来。
版权所有:梧州日报社 | 桂ICP备08001990号 桂公网安备:45040502000002号
梧州零距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梧州零距离网"的所有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梧州零距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