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之后,多地气温逐渐升高。大热天里,空调成为消暑“利器”。不过,要想健康吹空调,注意这几点。
定期清洗空调 长时间不用的空调在使用前最好及时清理。建议每半个月清理一次滤网,一来是为了获得更洁净的空气;二来长期使用后滤网上面会聚集灰尘,导致进气和出气不畅,降低空调的性能,耗电量也会增加。
避免骤冷骤热 我们机体的适应力是有限的,如果从很热的环境突然进入到空调房内,或从空调房内突然进入很热的环境,机体容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注意室内保湿 恰当的湿度对于呼吸道黏膜、皮肤等免疫功能的保持很有帮助,所以要保持室内有一定湿度,避免又冷又干。可以适当饮水补充水分,也可以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置一盆水来改善湿度,房间内湿度控制在40%至60%为宜。
温度不宜设置太低 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过大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很容易造成头晕、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等不适,而且还耗电。一般最适宜温度为26至28摄氏度。
定时开窗通风 长时间关窗开空调会使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呼吸道不适。应该注意时常换气,建议2至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避免直吹身体 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头面部、膝盖、小腹、腰部等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容易引起脑血管收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中风。
风向朝上更制冷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一般来说,冷空气向下走,而热空气反之,这样可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换。
老人也要及时开空调 老人可能在“不觉得热”的情况下出现“隐性中暑”。随着年龄升高,老年人的皮肤温度感受器敏感性下调,对外界的温度、湿度的体感变得不明显,所以即便室温偏高,他们也可能感觉不到很热。
实际上,由于他们的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和适应能力下降,长期处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室内环境,很容易出现脱水、散热不佳、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从而中暑。因此应该及时开空调,并保持室内适当通风。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