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甘沁雨 通讯员 袁欣)连日来,我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风险,长洲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统筹“人防+技防+群防”多元力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6日中午,倒水镇部分街道出现积水,道路交通受阻。该镇立即组建防汛应急队伍,在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行人安全绕行;紧急调配钩机、抽水机等专业设备,加快排水速度。如今,倒水镇已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阶段,组织人员对受损道路、水电设施展开抢修,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在红岭街道,党员干部联合网格员、街道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防汛先锋队”,深入辖区各个角落开展巡查。截至目前,红岭街道已开展巡查30余次,在6处危险区域拉设警戒线,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与此同时,长洲镇和大塘街道、兴龙街道也积极行动,从物资储备层面为防汛工作筑牢根基。长洲镇设立村级应急物资储备点8个,确保物资调拨迅速、供应充足;大塘街道实行“专仓存储、专人管理”制度,储备13种防汛抢险器材,保障街道物资储备满足72小时应急需求。
在防汛工作的整体部署与执行上,长洲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能够及时响应各类突发情况。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时刻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力量对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排查。该区还通过社区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地质灾害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