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火化炉前,棺木像极了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从没有想到与父亲的棺木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三米。我的脑子里一片沉寂。我抹了一下湿润的泪眼,最后一次深深地凝望父亲,紧握拳头,咬紧牙关,颤巍巍的身子硬挺着,希望留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如今已为父亲的我,却已无父亲,回到父母家中再不能叫一声“爸,我回来了”,莫名的心酸与难过顿时涌上心头。有很长一段的日子里,听不得《父亲》《父亲的散文诗》这两首写父亲的歌,只要那旋律响起,每一个音符,仿佛如刀般割在我的心上,让我感到钻心的痛。每当看见跟父亲的合照,眼泪总是不自觉地流下来,痛是穿心的。故作坚强的自己,内心何尝不也是一个孩子。
我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瞬间拉回到那些与父亲共度的往昔岁月。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在县外贸局车队开车。记忆最清晰的是父亲经常到各乡镇运西瓜。夏日的凌晨,县城还在沉睡,父亲便已悄然起身,开始一天的奔忙。每当放寒假,我有时候会跟着父亲去运西瓜,躺在一车圆滚滚的西瓜上。那些翠绿的西瓜,在阳光透过车篷洒落的金色光芒中,闪耀着生机勃勃的绿意,它们承载着父亲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记得只要汽车开动,父亲总会摇下车窗,通过后视镜笑着冲我挥手,那面容带着疲惫却又充满力量。在阳光铺就的道路,微风带着凉意轻轻拂过,唤醒父与子那颗兴奋跃动的心。
父亲一边专注地开车,一边给我唱小歌谣,唱到动情处还会大声重复一次,生怕我没有听清楚。我靠在稻草上的西瓜堆上,边吃西瓜边听着歌谣,也会跟着哼唱起来,吃饱了就在西瓜堆上睡着了。那一刻的时光,雕刻着我们和谐愉快的样子,道路虽崎岖与颠簸,但心情却很舒坦与愉悦,觉得全世界的快乐都融化在这一个瞬间。那时的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渐渐长大,父亲依旧忙碌,但他总会抽出时间陪我。还记得以前我讨厌学习与写作业,开始学着逃课,听不进老师讲的知识,找不到学习的动力。父亲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坐在我身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给我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他说自己当初跑车运西瓜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过各种困难:道路不熟、车子抛锚、西瓜掉落、风雨兼程。但自己从未放弃,在失败中学会成长,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因为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转机。他看着我的眼睛,认真地说:“孩子,爸爸以前没有条件上学,吃了没文化的亏。你现在有条件上学,又怕学习,有文化才能走出小县城,去到更远的地方。”父亲的话给了我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也照亮了我心中那片阴霾的角落。
有时候想想,父亲虽然个子不高、文化程度不高,但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鼓励。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父亲总会用他那朴实的话语给我力量。他教会我微笑地面对失败与挫折,教我做一个珍爱善良、温暖且有担当的人,坚守自己的善意与本真。
作为孩子的父亲,我终于体会到父亲当年的艰辛与不易,可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回到父母家中,家中的场景依旧熟悉,却听不到父亲的回应,莫名的心酸与难过涌上心头。
岁月轮转,父亲虽已离去,但他的爱与教诲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我也会像父亲当年一样,在朝阳中看着熟睡的孩子,轻轻地推开家门,为了家庭而努力奋斗。我想把父亲那份善良、温暖与责任,传递给我的孩子延续下去。
我慢慢释然了,人世间总要经历悲欢离合,彼此之间的缘分,都会在目送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让我们感叹时光流逝,心里总会有太多的感动、不舍与挂念。往后余生,我会带着父亲的期望坚定地走下去。
父亲,我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