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县域商业活力显 城乡蝶变满眼春 ——苍梧县稳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综述 2025年06月22日

位于苍梧县石桥镇的东融产业园内厂房林立(无人机照片,摄于6月11日)。近年来,苍梧县围绕制造业等产业赛道,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加工业转型升级等机遇,不断完善新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推进新县城建设发展。 本报记者 杨扬 摄

本报记者 吴小华 通讯员 廖伟 黄焕晋

每年,苍梧县采茶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当地群众等待快递的时间缩短了;新县城苍梧亿佳财富商业广场交付使用后,综合便民商店商品多了,人气也更旺了……这些画面折射出苍梧县县域消费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

近年来,苍梧县抢抓“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政策机遇,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小切口”,撬动区域经济发展“大事业”,努力补齐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健全乡村流通网络,增强渠道下沉与农产品上行动能,因地制宜擘画县域商业“实景图”。

补齐短板,优化城乡商贸基础

傍晚,苍梧县新县城的街灯依次点亮,音乐声、欢笑声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来。“如今,新县城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苍梧亿佳财富商业广场设有综合批发零售市场区、六堡茶文化区、生活仓储物流区等,我们的生活十分便利。”新县城居民梁先生说。

作为城市和乡村的交汇点,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苍梧县通过新建、改造、提升等方式,建成了以亿佳财富商业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圈,涵盖百货、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基本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民消费品质不断提升;通过引进惠客隆等中小型超市,在县域内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点布局,增强县城综合商贸服务功能。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商贸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9个、村级便民商店200余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点全覆盖。

为了优化县域消费圈,苍梧县实施电商供应链工程,协助县内30家传统企业“触网”,拓展30家区内外经销商渠道,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精品品牌,加强对六堡茶、迟熟荔枝等公共品牌管理,设计出7款具有地方特色的六堡茶网货单品,持续推动苍梧县农产品品牌发展,拓宽县域消费。目前,该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并已有15家农产品企业入驻,不断打造苍梧互联网品牌IP。

聚点成链,完善县域物流体系

百尺竿头,苍梧县县域经济发展何以再进一步?答案是:打破地域空间限制,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力畅通百姓致富路、幸福路。

5月11日,记者在苍梧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现场看到,转运货车一字排开,通过自动化传送带和分拣工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快件正以最快的速度转运至京南镇、沙头镇等各个网点。“整个苍梧县的快递都会在这里中转,基本上能满足当地群众寄件和收件的要求。”该项目负责人梁桂华表示,目前该项目月均分拣快递量超17万件,寄件量超1万件,订单数量充足。

作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一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流畅”度。近年来,苍梧县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契机,整合邮政、极兔、韵达、丹鸟等快递物流企业资源,面向镇、行政村开通了6条物流线路,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配送站和村级物流配送点,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目前,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已成为货物分拨中转站及货物集散地,进一步节约物流配送时间。

在科技赋能物流高速发展方面,苍梧县依托苍梧县智慧物流平台,持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查询、跟踪和管理,县域内物流配送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个、村级物流配送点31个;全县已实现快递下乡全覆盖,物流配送成本降低了10%以上。

此外,苍梧县通过引进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联通县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措施,推动县域内农产品上行成效显著。目前,该县建成镇级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0个,电商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县行政村。

从阡陌桑田到广厦万千,从城镇乡村到新县城发展,苍梧县加快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稳步走出了一条以消费促经济、以电商促发展的“繁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