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导资源要素向“新”集聚 我市完善政策服务推动科技型企业迅速发展 2025年06月22日

本报讯(记者 罗枚 通讯员 李阳)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高新片区的广西喜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荟天成”)成品展示厅看到,一条条用莫桑钻制作的项链熠熠生辉。这些精美的饰品不仅展现了莫桑钻迷人的光泽,也见证了梧州宝石产业升级转型的创新之路。

作为一家涵盖研发、加工、生产、设计及销售全链条的企业,喜荟天成构建起了完备的产业生态。企业设有加工车间、研发中心、提纯中心、产品品控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及直播基地,率先实现全自动化加工。喜荟天成负责人透露,今年订单形势向好,全年产值预计同比增长22.2%。如今,企业正加速向科技宝石产业转型,积极筹备打造宝石人工智能拓展中心,计划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智库,实现原材料分拣、产品质检和包装的智能化、一体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喜荟天成的快速发展,正是我市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采用梯队化培育科技型企业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金融、人力、科技等资源要素向科技型企业聚集,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提供肥沃土壤。

在服务企业方面,市科技局创新实施“146”先锋聚力跃升工程,深入实施产业科技项目攻坚、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体制改革六大计划,通过强化流程管理,建立行程报备统筹、企业反向评价、企业“点单”等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惠企政策落地,企业需求平均响应时间进一步缩短。目前,市科技局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已有入库企业33家,为梧州科技型企业储备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梧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显著增长,从2021年的4.76亿元增长至 2024年的7.6亿元,强度由0.35%增长至0.51%,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年均增长达13.37%。科技型企业数量与质量也同步提升,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4家,中船华机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同创新能源等自治区瞪羚企业8家。

科技金融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也日益凸显,97家科技企业累计申请获得“科创贷”34.28亿元。这些科技型企业已成为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其产生的增值税税款金额占全市工业企业总额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