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指导实习生的证明。
前些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26年前指导师范实习生的证明,时光似潺潺的溪流,悠悠淌过岁月的堤岸。26年前那些指导师范实习生的日子,在我记忆的沃野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是1999年5月,广西苍梧师范学校来了一批实习生,犹记得,他们初来乍到之时,那一张张面庞,青涩得如同春日里刚冒尖的嫩草,却又满含着对未来的期待,那眼中跳动的光芒,是对教育事业炽热的憧憬与澎湃的热情。
学校安排我负责指导李斯、粟军杰两位老师的实习带教工作。我深知,他们即将踏入的是一段布满荆棘却又硕果累累的旅程,而我何其有幸,能成为他们这段旅程中的引路人。
在教学指导的时光里,我带着他们步入课堂,引领他们观摩我的教学过程,从课程的导入,到知识的讲解,从与学生如灵动音符般的互动,到课堂的总结,我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他们第一次勇敢地站上讲台,紧张与生涩如影随形。我始终用充满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他们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时,逻辑不够清晰,我耐心地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在一次次试讲和实践中,他们逐渐找到了自信,教学技能也似春日里拔节的翠竹,日益成熟。
教学之外,班级管理亦是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我带着他们融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一方小小的班级,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让他们懂得如何用爱心和耐心,如春风化雨般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如何用智慧和方法,如巧妙的工匠般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用细腻的情感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用敏锐的思维去引导学生成长。有一次,班级里的几个学生发生了冲突,我选择让实习生自己去处理。他们积极地与学生沟通,最终成功地化解了矛盾。
在与实习生们相伴的日子里,我们之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师生的界限,宛如并肩前行的挚友。他们的创新思维,点燃了我对教学的新思考,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仿佛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重新找回了那份对教育最初的热情与纯真。
如今,那些实习生早已在教育事业中开创了自己的新天地,而我,则始终怀揣着这份美好的回忆,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卓尚坤 文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