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国际    本地新闻    品茶论道    玩转梧州    食在梧州    人文历史    房产家居    车天车地    金融财经    健康时尚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人文历史>>城市文化>>乡土文化>>正文
         高级搜索
梧州粤剧
http://www.wzljl.cn    2009-10-12 11:39    作者:    来源:

    光绪年间,粤剧传入梧州。其时,广东粤剧红船班经常来梧州演出。随后又溯江而上向南宁、百色和柳州等地传播,成为广西拥有众多观众的一大剧种。辛亥革命前夕,由革命人士组成的广东志士班,掀起粤剧改良运动,在梧州演出《火烧大沙头》、《戒洋烟》、《贼仔升官》、《虐婢报》等暴露旧礼教、旧风陋习和社会黑暗、时政腐败的剧目,因顺民意而深受欢迎。其后又上演取材梧州真人真事的《陈太龙抢亲》等剧,在社会上产生更大反响。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同盟会组织优胜者剧社(志士班)排演《岳飞报国仇》、《文天祥殉国》,也有深远影响。

    民国18年(1929年)梧州工人剧社、警钟剧社、新青年剧社先后成立,粤剧在梧州深深扎根。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粤人西迁,梧州粤剧出现了戏班多、艺人多、演出多的兴旺景象。爱国艺人关德兴和新青年、觉先声等剧团还为抗日救亡募捐义演。期间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红线女等粤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来梧演出。粤剧风行延续至抗战胜利之后,乃至成为广西最流行的剧种。

    1951年6月,梧州实践粤剧团成立。首演《刘永福》获得好评。1955年8月,广西首届戏曲会演,该团以古装戏《游龟山》、现代戏《罗汉钱》参演,取得会演九个奖项中的八项奖,成为会演获奖最多的剧团。

    1957夏季,实践粤剧团“猛龙过江”,带着传统剧《双结缘》、神话剧《百鸟衣》,首次赴佛山、江门、肇庆和广州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高度评价。华南戏剧家协会撰文在《南方日报》向广东全省同行及粤剧爱好者推荐《双》、《百》两剧。1960年团长黎侠峰代表实践粤剧团赴京出席全国文教卫群英大会。60年代中实践粤剧团更名为梧州市粤剧团。

编辑:黄祎婧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电信用户发送wzkx10659229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热点焦点
·国庆期间各类车票、机票票源紧缺
·超强台风“天兔”逼近福建广东
·红岭公租房一千多套住房年底建成
·名为除蟑螂 实为骗钱财(视频实拍)
·中秋夜全市查缴三千孔明灯 售卖者多为学生
·新兴二路小学启用“无障碍感应通道”保安全
·增收水口 扩排水渠 改善原铅笔厂内涝情况
图片新闻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倡导公交出行
梧州凤凰城节前再献爱心
小手做花灯 童心邀明月
“爱心直通车”昨开进市福利院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