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国际    本地新闻    品茶论道    玩转梧州    食在梧州    人文历史    房产家居    车天车地    金融财经    健康时尚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人文历史>>粤韵•古城>>古时梧州>>正文
         高级搜索
古代梧州城的洪灾及防洪措施
http://www.wzljl.cn    2009-11-08 09:04    作者:吴用强    来源:梧州日报

    首先,加高加固城墙,提高城墙抗洪能力。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也能防御洪水。汉初赵光修筑的苍梧王城是座小土城,抗洪能力有限。宋代易为砖城,城高4.8,已经有相当的御洪能力。经过明洪武年间的拓城和1466年、1635年的两次加高、加固,至清代雍正朝梧州城已高达7,抗洪能力大大提高。但城外地势较低的南门仍是薄弱环节,有8次大水淹南门的记录。尽管无法保障城内不受洪水侵袭,但城墙的保护,使城内居民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次,修筑、绿化护龙堤以杀水势。在城墙开挖护城河,并筑建堤岸,可以在洪水来临时,阻缓洪水攻势,具有一定的防洪效益。当初北宋筑建梧州城时只重墙身、城门、城楼的修造,并没有开挖护城河。1466年,都御史韩雍开挖城濠,但亦是有濠无堤。直到1590年,都御史刘继文修筑堤岸,才最终完善了城壕的配套建设。因其绕城壕至西,保护着城池,取名护龙堤。

    最后,易房屋竹木为砖石结构,提高建筑物的防洪抗洪能力。房屋屡被洪水毁坏,重建房屋成为当地人的一大负担。为节省建房开支,百姓习惯建简易实用的竹木结构的“壁巴屋”,形成了梧州城“屋宇多编竹葺茅”的局面。竹屋结构简单,稳定性差,防洪抗洪能力有限,洪水来临时动辄发生漂没民房数千甚至数万的惨况。针对此种情况,明嘉靖年间,官府“令民自今皆易竹庐竹瓦屋,为不足者,官为资给助之。”此后梧州城虽有洪水漂没民居之事发生,但已不再有像1485年洪水漂流民居数万、1522年漂民庐舍万余的情况了。

    无可否认,上述防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安全,收到一定的防洪效益。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防洪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的保障城市的安全,洪水来临,依然有“没民田,漂民居”之事发生。即使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梧州的水患依然有增无减。直至21世纪初,河东、河西防洪大堤的相继建成,梧州的水患才真正成为历史,洪魔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编辑:梁馨予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电信用户发送wzkx10659229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热点焦点
·国庆期间各类车票、机票票源紧缺
·超强台风“天兔”逼近福建广东
·红岭公租房一千多套住房年底建成
·名为除蟑螂 实为骗钱财(视频实拍)
·中秋夜全市查缴三千孔明灯 售卖者多为学生
·新兴二路小学启用“无障碍感应通道”保安全
·增收水口 扩排水渠 改善原铅笔厂内涝情况
图片新闻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倡导公交出行
梧州凤凰城节前再献爱心
小手做花灯 童心邀明月
“爱心直通车”昨开进市福利院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