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爱心香蕉”将陆续从钦州市浦北县运抵我市,但因为运输过程要保鲜,这些香蕉未经催熟,外皮呈青色,尚不能食用。许多买了“爱心香蕉”的市民为如何催熟犯了难,为此有水果专家和部分懂得香蕉催熟之法的网友、热心市民“晒出”经验,记者加以整理,以供读者参考。
据有关专家和水果经销商介绍,最简单易行办法是将青色香蕉装入塑料袋里,同时放进一两个苹果或梨,然后扎紧袋口捂熟。苹果或梨与香蕉同放,前者会散发出酯类气体分子,有助于将香蕉催熟。时值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可将装好袋的香蕉放在阳光下晒一晒,或靠近暖气轻烤一下,一般数天后即可黄熟。此办法适用于家庭小量催熟香蕉,但切不可操之过急而将香蕉暴晒或以较高温度烘烤。
比较传统的是熏烟催熟法,即把香蕉叠放在干净的缸内,点上不含硫磺的线香,缸口密封一周左右,然后将香蕉取出晾放一两天,待其表皮转黄、发出香味时即可食用。此法催熟温度较高而湿度低,成熟的香蕉色泽较暗且失重多,但香味好,适用于自食。
相对专业的是乙烯气催熟法,其操作是将香蕉堆放在密闭的塑料帐或房间里,按容积0.1%~0.2%的浓度将乙烯气充进去,密闭一到两天后取出,香蕉就会逐渐黄熟。此法要求密闭严格,且充气浓度不易掌握,居民家庭难以操作。
此外,催熟前的贮存条件也是影响香蕉催熟成功与否的关键。香蕉属热带水果,对低温敏感,在12摄氏度以下的环境贮存就会加速发黑、变质,因此不宜入冰箱贮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