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利润低致销售热情不高
12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苍梧县龙圩镇的一家大型家电商场了解情况。在商场内同一品牌,贴有家电下乡标识的产品占40%左右,从价格表上看,家电下乡指定型号的冰箱,平均售价约为1600元,指定型号的洗衣机平均售价为1200元,指定型号的32寸平板电视平均售价为3200元。在指定型号的电视机之中,也可看见市区家电市场早已淘汰的、块头较大的CRT彩色电视机的身影,售价不到1000元。
当记者问及家电下乡产品与其他家电产品有什么不同时,销售员坦承:“一分钱一分货”,在同等价钱的基础上,下乡的指定型号部分是市区已经淘汰的旧款型号,虽然质量没有什么问题,但据以往销售的经验,下乡指定型号的家电可能会遇到维修时缺乏零件,或者部分配件已经停产的尴尬。
另外,记者在市内几家比较大型的家电卖场看到,每个家电中标产品上都立了一个宣传促销牌:家电下乡中标产品、补贴13%。但是,非家电下乡的产品比例依旧远远超过家电下乡产品。这些家电卖场的老板对记者大倒“苦水”: “家电下乡产品经过层层代理销,经销商,进货价其实与限价已相差无几,甚至与限价相当或超过限价。而且以前农村市场家电销售很少开发票,都是开收据、交定额税,如今家电下乡13%的补贴,一定要以发票为依据,利润不高。”
利润低是经销商销售下乡家电热情不高的根本原因。而非家电下乡产品由于没有价格上限,利润空间甚至可以达到15%。顾客在购买家电的时候问能不能便宜点,由于有利润空间,大都可以商量价格。但家电下乡产品,由于有价格上限,不能跟顾客讨价还价,制约了商家和农民双方的积极性。
农民:享受不到“三包”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苍梧、新地、藤县等乡镇了解农民们对家电下乡的看法。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国家实行的家电下乡政策,农民们非常欢迎,但很多农民认为,购买家电不仅要看价格,还要考虑其他很多因素。
苍梧县新地镇的农民张卫国告诉记者,他6月份花1800多元买了一台容声电冰箱。“能供选择的冰箱品种有点少,在买冰箱的时候,我还犹豫不决,主要觉得冰箱档次低,还有点耗电,毕竟花钱都愿意买好点的,耗电量少些。”张卫国希望家电下乡产品限价能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
此外,也有部分农民认为,家人常年在外打工,电器买来也不过是个摆设,没有实际用途,而且还要防备小偷。虽然很多农村家庭都买得起家用电器,不过,他们要考虑购买的实际意义,比如空调的使用会导致高昂的电费,农民负担不起所以不会买。除去电力消费外,家电维修费用也是一笔开支。目前,因为农村家电售后服务能力不足,许多农村消费者享受不到“三包”服务,一旦家电出现故障,就必须自己掏钱进行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