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 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的有关部署,从11月下旬开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区范围内所有药店,开展了一次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执法人员共查访药店八十多家,发现绝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违规销售行为,初步核查出一百多种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产品,并要求相关药店自动下架,其中十多个产品涉嫌假冒批号被立案查处。
这是我市首次大规模开展针对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稽查队队长黄秋鸣介绍说,目前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现象在国内药品市场比较普遍。从客观原因来看,由于药品生产批号的审批非常严格,且花费大、时间长,而食品、保健品等的批号则相对容易,因此一些生产厂家便想走“捷径”,通过申请“食”字、“健”字批号,生产标注有功能主治、适应症的产品,冒充药品来销售。主观上来看,销售这种标注有功能主治的“保健品”、“食品”,其利润空间巨大,因此许多药店明知其是违规产品,也批量进货大力销售。此外,眼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各种具有主治功能的“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就瞄准人们这种心态应运而生。此次专项整治,就是要通过打击这种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使非药品冒充药品泛滥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
黄秋鸣解释说,凡是在产品标签、说明书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以及产品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类似的药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未标示产品批准文号产品,均为非药品冒充药品,属于此次整治范围。在本次查获的非药品冒充药品中,有“666皮炎平”、“黄道溢活络油”等,这些产品都是“借用”了药品品牌“999”、“黄道益”的名称,只在写法上略有差别,企图以此混淆视线,误导消费者。而本次查获的绝大部分是标示了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的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有关部门将对这些产品进一步核实,确认属实后将责令药店按“原路”退回。此外,本次行动查出“强力皮康王”等10多种产品涉嫌假冒批号,有关部门将进行立案,并逐级上报处理。
本次整治行动,有效打击了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使我市药品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要完全消除这种现象,只靠一次整治行动是不可能实现的。根据部署,整治行动还要反复多开展几次,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和不断扩大宣传,增强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真正遏制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的泛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