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祝 琳) 最近这两天,早上出行的市民都可以看见大雾弥漫街头的情景,雾气使空气的能见度下降,空气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气象专家解释说,因为冷空气刚过,且降雨过后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弱,水汽极易积聚在城市上空形成浓雾。
元月4日,记者从有关数据了解到,近期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基本维持在正常偏低值,空气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但雾天里大气中的含氧量降低,雾气会使汽车尾气、燃煤产生的有毒气体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市区多条道路的能见度都在500米以内,部分地方的能见度甚至不足200米。
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由于气温回暖,大气层静风频率高,空气较潮湿,形成的雾气不利于城市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目前环保部门已采取措施,加强对市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和预警,科学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预计随着下一波冷空气的到来,风力将驱散空气中悬浮的水汽,迷雾笼罩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市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雾天出行须多加注意。
由于雾天能见度较低,雾水也会使路面变得湿滑,司机应谨慎驾驶、放慢车速,路人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小心避让行驶的车辆,预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医生也提醒市民,雾天空气湿度大、含氧量低,人在呼吸时容易感到胸闷,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同时,雾气中含有的各种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较高,而且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悬浮于雾气中难以散去,造成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极有可能诱发肺炎、肺功能异常、支气管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有雾的清晨,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应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如需外出最好戴上口罩,还要注意头部、手和脚的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