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祝 琳) 新年伊始,新一轮乳制品涨价风波正悄然掀起,因各地消费水平的差异,许多地区尚未迎来涨价潮,但乳制品市场硝烟渐浓。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超市和订奶点,发现乳制品市场的价格暂时趋稳,销售依然旺火。
据有关媒体报道,由于原料奶、运输、能耗等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成本大幅增长,2009年末光明乳业率先上调部分产品价格,由此引发了新年里首轮乳制品涨价潮。而雀巢、蒙牛等主要乳制品企业也表示将紧随其后,纷纷酝酿提价。
在北京华联新兴店、南城百货河东店等大型超市,各色乳制品琳琅满目、价格迥异,不少品牌还打起了促销旗号,选购者络绎不绝。一些市民较为关注的品牌乳制品未现价格波动,销售保持平稳。
常温奶如250毫升×16盒装的伊利纯牛奶一箱售价为41.6元,同类型的其他品牌如蒙牛、光明的价格分别为39.8元、35元,而250毫升×12盒装的蒙牛特仑苏牛奶一箱售价为55元,价格均未见涨。低温奶方面,伊利、蒙牛等品牌100克装酸奶每瓶的售价在1.6~2.7元之间,还有多个系列产品实行让利优惠,价格基本与元旦前持平。
而光明旗下部分低温奶制品则出现小幅涨价,其中“畅优”系列酸奶每瓶的价格从原来的2.6元升为2.7元,其余125克装酸奶每瓶的售价涨至3元,普遍提高0.1~0.2元。奶粉的价格则整体趋稳,部分品牌奶粉还以促销方式迎合市场。在亿佳超市梦之岛分店,贝因美、明一、飞鹤等品牌奶粉的价格不升反降,以900克装贝因美新生儿配方奶粉为例,跳水价达到近百元,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在订奶点记者看到,童乐、甲天下等区内品牌乳制品并未闻风起价,250毫升瓶装液态奶的售价基本维持在2.0~2.5元之间。据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尚未接到乳制品企业关于提价的书面通知,但个别企业已于元旦期间对部分产品实施了小幅提价,随着生产成本的逐步增大,预计价格上调将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受乳制品涨价风波的影响,市面上一些以牛奶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零售企业也正着手提价以消化成本压力。不少西式面包店、快餐店、甜品店已陆续对部分含牛奶或乳制品成分的食品采取涨价措施,增幅多为10%~20%。桂香苑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因为乳制品、面粉、食糖等原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且能耗、物流等支出也相应增加,为缓解成本压力,自元旦起,该公司已率先对部分产品实行了提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