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开通火车已经有四个多月了,给很多梧州人一个崭新的期待——稳稳坐在车厢里,免却了公路颠簸的疲惫,一站便可到达更远的地方。铁轨延伸而至的风景,会是一份怎样的纯粹的快乐呢?
首次乘坐火车回到梧州
我们两老由于要照料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孙子日常生活,没有赶上乘坐梧州火车站第一趟开出的旅客列车,内心有点遗憾,只好等待国庆节十一长假时候弥补吧。十一前夕,接到在桂林工作的一位亲人的请柬,她定在十一当天办婚宴。我们安排好了行程线路——先到桂林然后去南宁,再从南宁乘火车回梧州。
结束了南宁的行程后,在南宁工作的外甥为我们买到了两张从南宁开往梧州的火车票,并开车把我们送到南宁火车站。我们在站台上看到一辆标示南宁开往梧州的K9326次旅客列车。火车共有7节车厢,每一节车厢分上下两层(这也是我们首次乘坐的双层城际旅客列车),我们按层按号找到上层059、060号,我的060号是靠近车厢窗边的一个坐位,正符合我在车上观景的理想座位呢。
这辆双层城际旅客列车里,每层乘载旅客72多人,那么一节车厢就坐上144人,7节车厢满客就是近千人了。列车中没有设专用的餐车(估计是因旅程短,没有设餐车的必要),但车内的速食面、面包、糖果等食品还是经常流动供应的。
在车上给我们一个新鲜感是一切全新的,列车内的座椅、行李架、窗帘等都是新的,乘务员的衣着及其精神面貌也是全新的。那里的乘客大部分也是首次乘这趟列车的,而且都是讲粤语的梧州人,在车厢里充满欢声笑语。
上午9点50分K936次列车从南宁火车站开出,前一大段是经黎塘、贵港、玉林。途中沿线两旁的风景虽有较大变化,但那是旧线,有些旧景物仍依稀可辨,旧地重游,没引起我多大兴趣。可是列车过了玉林市,那全是新线,我便以金睛火眼般注视沿线景物。到达容县站时,只见一个空空荡荡的车站框架,站里没有什么设施,无工作人员上岗,更无乘客下车、上车,静悄悄的,我大失所望。我向列车上乘务员打听,想弄个明白,他们说,是由于进县城的一段公路没有修好,现正着手赶紧修筑。
我的家乡是容县十里乡藜读村,列车过了容县站便在城东一大片农田中穿过,经过三座大桥:藜读大桥、十里大桥和峡山大桥,在列车驶过藜读大桥时,正好望见家乡中村口通道及刘氏宗祠和祖居住家房子。那一瞬间,我激动得几乎要呼叫出来:家乡看到铁路啦,家乡有铁路通四方啦,这是梦吗?不,这是真的!
列车驶过十里乡便从一座海拔300米的“峡山”的山脚处开始穿越隧道,至岑溪县边界,在不足20公里的路程里,火车连续穿越13个长短不等的隧洞,这在国内少见。这表明,这条铁路新线路工程是相当浩大的,修铺这段铁路工人们付出的劳动代价是十分巨大的,我们享受了工人们的劈山开路的劳动成果,我对工人们深深敬佩之情油然而腾升。
下午3时42分,列车准时进入梧州站。下了火车,我看着这趟火车车票凝思了一会,它是一份值得保存的见证历史的珍品。(刘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