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持续冲击的一年,然而目前的统计数据却显示梧州工业经济在危机之年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去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8.5%;预计全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32.4亿元,同比增长23.5%。实践证明,正是市委、市政府提前判断、科学决策、组织有效地实施“服务企业年”活动,不但让全市企业挺过了危机之年,还在机遇中得到长足发展,使全市工业发展增速不降反增。
服务企业形成有机整体
服务企业并不是简单地为企业解决一二件难事,而是从企业今后的发展出发,采取多个层次的服务工作,不断解决生产、经营、建设中持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长远发展负责。我市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正是蕴含着这一深刻内涵的载体。
在回顾企业服务工作时,市经委主任黄东明这样解释去年全市服务企业是怎样的一个有机整体:“就是要滚动式地推进服务企业工作,深层次、大广度、快进度地解决企业难点问题。首先体现在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上,服务范围从年初的市36家工业企业,迅速扩展到各县(市)区年纳税10万元以上和市本级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100多家工业企业,并组织起市与县(市)区及各部门联动的协调服务机制。其次体现在扩展服务含义上,即由原来简单帮助企业协调生产经营问题,扩展到帮扶企业做强做大和延长产业链上,使服务工作为企业增值服务。再次是体现在突出重点、分类服务上,我们选取了12家潜力大、质量优的企业,组织起服务队进行重点扶持服务。”
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位市领导作为该企业专门的服务队队长牵头组织协调服务,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部门单位全年专门盯住其解决发展难题,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由多个职能单位组成的服务队会诊解决问题,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金融单位挂点服务协调解决融资贷款问题———这正是我市服务企业法宝“四个一”跟踪服务制度。以我市去年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为例,两家企业分别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作为服务队队长,率领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服务队,不断研究引导企业制订适合发展的战略与技术,持续解决企业在技改、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难题,以“一企一策”的方式全年自始至终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实现了两家企业的快速发展。
据市国税局统计,2009年我市共有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长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广西丰业投资(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公司梧州供电局5家企业年纳税超一亿元大关。难怪乎市财政局局长孔祥鹏感慨地说:“梧州纳税超亿元企业是大家盼望了很多年的事情,2009年我市不但首次出现纳税超亿元企业,还一下子有5家之多,服务企业工作效果显著,实在是让人万分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