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冼振宇)本报曝光藤县平福乡沙街、寻村一带非法淘金的报道,引起了梧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人士的普遍关注。近日,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藤县平福乡等大片良田遭受非法淘金毁坏感到痛心疾首,希望政府早日采取疏堵结合的有效措施,严整非法淘金行为,将青山绿水还给农民。
民建梧州市委员会一名成员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他看到报道后的心情。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非法淘金者不惜大片毁坏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为急功近利而忽略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这种短视的行为造成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后果,不应该由农民来埋单,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将开挖的泥土回填到农田,减轻非法淘金带来的土地污染,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合法利益,这也是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心。
“从报道的内容看,藤县非法淘金的现象早已存在,而当地的乡镇政府,对于每天在眼皮底下开挖农田和河道进行非法淘金的行为,为什么不及早加以制止,地方政府为什么长期置之不理?如果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及早发现并予以关注,就不会导致如今大片良田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协委员认为,非法淘金者如此猖狂,皆因受眼前利益的诱惑,如果政府和有关部门拿不出强有力的措施制止非法淘金的猖狂行为,非法淘金行为就会变成“默许”。其实,治理非法淘金行为的关键,就是看政府下多大的决心去整治这个问题,对于重症要下猛药,采取必要的铁腕手段,或者采取责任状和考核制双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国家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
一位市人大代表认为,藤县平福乡非法淘金的现象,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对管理矿业的机制还相当滞后,既然藤县平福乡一带的土壤含稀有金属,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对当地进行地质勘探,研究当地黄金矿产的工业开采价值,由矿业主管部门牵头进行有秩序的合理开发,将开采稀有金属矿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