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不少创新的提法和亮点,且看专家们精彩点评—
报告亮点逐个数
△“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推动新增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技改项目‘退城进园’,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对于产业发展的思路,过去也有相应的提法,但没有这次那么明确具体。”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陈范生说,在园区发展方面,报告中提出了以梧州工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以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主体,打造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群;以梧州陶瓷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陶瓷产业集群;以长洲特种钢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特种钢产业集群;以塘源化工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化工产业集群。
“这几个集群是发展工业的新特色,这‘几个主体’的提出,说明我市对工业产业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这也有利于形成特色产业。”
△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就是交通,即发展综合交通优势。”梧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吴瑜倩说,去年梧州在交通方面投入很大,也迎来了交通建设方面的重大成效,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投入,相信“十二五”时期,我市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布局基本形成,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发挥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实现梧州的跨越发展。
吴瑜倩分析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梧州的定位是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交通枢纽指的是整个交通环境布局,运输枢纽是指在这个交通布局下发展物流,梧州作为广西两个拥有五种现代交通方式的城市之一,几种运输方式在梧州交汇,应更重视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发挥综合交通体系的作用。
针对这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了明确的指向,也就是“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具体讲就是“围绕建设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布局,探索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重视城市交通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对接,全力推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尽快形成交通体系主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