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黄东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至今,中国与东盟地区已有7000余种商品实行零关税。然而,昨日记者走访我市水果零售、批发市场发现,榴莲、龙眼、山竹等来自东盟国家的水果仍然在较高价位上运行。
在南中市场水果行,产自印尼的山竹每公斤价格为34元,泰国的龙眼、榴莲每公斤价格分别为20元、34元,越南的火龙果每公斤价格为13元。该市场一间水果零售店负责人彭先生介绍,春节过后,来自东盟国家的水果价格出现了一定下调,但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前相比,现在的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竹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水果行,16.5~17.5公斤毛重包装的榴莲一件要370元,约10公斤毛重的龙眼要170元,25公斤毛重的火龙果要210元。专门经营进口水果的批发商罗汉健介绍,春节过后,进口水果的批发价整体有所回落,来自东盟国家的水果也不例外,其降幅在每件30元到10元之间。
为何中国与东盟商品实行零关税后,进口水果价格反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竹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日升水果批发行负责人林先生分析,目前我市从广州进口东盟水果的档次、供求情况、春运期间水果运输成本提高等,是东盟水果维持较高价格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此前已有很多水果品种的关税接近于零。所以,在自贸区正式建成后,这类东盟水果的价格下调空间较小,而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短期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政策不会对东盟水果价格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其价格逐步降低将是一个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