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见习记者 招婵)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许多人已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然而,在经济逐渐转暖的形势下,尽管不少的餐饮店生意十分红火,但我市的饮食行业依然没有走出用工短缺的困境,许多老板都在为“招工难”问题苦恼不已。
春节黄金周过后,无论是准备重新营业的小餐馆,还是一直忙得不亦乐乎的大酒店,都同样面临着用工缺口大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春节期间有大量的员工辞职回家过年外,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打算前往珠三角地区寻求发展,也是造成节后“用工荒”问题变得尤为严重的原因之一。“薪酬方面与之前相比提高了不少,如今我们招收服务员提供的月工资为850元,在同行中待遇已经不算低了,但春节前到现在还是没招上几个人。”河西一酒店经理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年轻一族都不甘心长期从事服务行业,觉得做服务员没有发展前途,大部分适合当服务员的女青年更倾向于到外地打工,因此餐饮从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在一些茶楼、酒店的门口处,尽管商家在招聘启事写上 “待遇面议”、“长期有效”的字眼,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前来应聘,但收效甚微。
由于服务人员短缺,服务跟不上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常在鸳江丽港一酒店就餐的吴先生向记者抱怨:“坐下十多分钟了,没有服务人员提供菜谱。简单的清水锅底,催了两三遍才上来。原来一个服务员管三张桌子,现在一人服务五桌,服务员明显减少,服务质量明显下降。”据一些饭店的经理反映,因为春节过后没招到足够的员工,就餐高峰时服务员常常忙不过来,他们的正常经营已受到一定的影响。
市餐饮协会的相关人士认为,餐饮服务行业“人难留,难招人”,其中既有求职者个人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不少单位总是“拖延”员工的试用期,不按时发放工资,而且劳动强度大,员工缺乏相应的福利保障,致使城市人嫌脏、累、苦,不愿意干;而来自农村的务工者觉得“没出息”、“没技术”,也都宁愿选择到工厂上班。只有从提高就业人员的待遇入手,适当增加工资、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班按规定发给加班工资,有条件的还要根据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各种养老及医疗保险,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安下心来、长期从业,切实解决“招工难”问题。 |